“薛老师,我父亲叫我来磕头,并且承诺,只要我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就会用棍子教训。”
“我也要努力学习,不瞎玩了!”另一孩子说,
“算我一个!”又有声音加入进来。
看着这些跪倒在他面前、言辞坚定的孩子们,薛成远一一确认他们的面孔后顿时明白了。原来这些都是平日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爱胡闹的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家访和训导,不知家长们是如何说服他们的,现在这些孩子个个都表达了要好好学习的决心。
显然,最后那次集体训导的效果超乎预期。“好,既然这样,你们能认真听课就足够了,现在都起来吧。”
“不行,不起的话我要通知你们家长,回去了又得挨揍。起来,听话。”薛成远语气严厉中不失关爱。
孩子们都被叫醒了,薛成远对着屋里喊辛琇晶,让她拿些零食出来。“大家都在这儿稍等,我去拿点儿别的东西。”
“你要回屋做什么?孩子在外面不吗?”
“我去拿点儿东西,你先出来吧。他们是来给你拜年的,快去接待,再挑些东西分给他们。”
薛成远进了屋,辛琇晶跟着出了屋,孩子们立即兴奋地叫了起来。有个孩子的头脑特别灵光,跳过了“老师”,直接称呼辛琇晶为“师娘”,这让辛琇晶差点说不出话来。
“零食都拿好了,可以边玩边吃。”薛成远拿了一些年前买的糖果、山脚买的瓜子以及备好的各种干货,分给了山村的孩子们。
不久后,薛成远从屋子里走出来,热情地说:“今天大家来拜年,求的就是个好兆头,每个人都有份哦。”薛成远一边说着,一边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毛钱,以此作为喜气。
这对村里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惊喜,因为长这么大他们还是第一次亲手拿到钱。在村子里,钱本来就不是很多,大多数家庭的生活物资基本是自给自足。养的鸡下的蛋全部卖到了供销社,换取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油、盐、醋等。
除了这部分交易外,剩余的食物在上交给国家之后,会按照劳动积分来分配粮食和钱,这是山村居民全年工作的唯一收入来源。一个农民家庭的年收入可能也就几十元。而在城里,即便是一名普通工人,转正后的月薪至少有二十多元,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一年至少能够有200到300元的收入。
山里人通常不舍得给孩子钱花,过年给零花钱这种事情更是罕见。“好啦,赶紧回去吧,站这儿是不是还没有吃早餐呢?”听到薛成远的话,孩子们纷纷离开了,各自回到家中继续过节或去给其他人家拜年。对于刚才薛成远给的一毛钱,估计有的会被要求上交或直接没收。
小主,
能在手里的留下那一毛钱的山村里小孩,应该是少数。“你说郑桐,你怎么一个人站这儿笑呢?不休息跑出来的目的何在?”薛成远正想着同辛琇晶一起进屋,又想到了要去唤郑桐。
他转头一看,发现郑桐正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笑容。“这里确实挺有意思,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景象。”
郑桐笑眯眯地走近:“在北京时见惯了城市的生活,在这里倒是让我开了眼界,感觉很新鲜。”
“没见过的事多着呢,吃饭了吗?准备休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