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洞察。
可以这么说,向山现在要“学会”、“学懂”自己想出来的玩意儿。
在切换过思维之后,向山一时之间居然没法理解自己刚刚想出来的东西。他得重新学习。
而眼下,这些科研骑士,以及距离正式骑士只有一步之遥的高级学徒,便是最好的学习用品了。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自我总结出一套高效学习法。他会设想自己是一个教师,尝试将自己要学习的概念讲解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会思考,如何解释那些自己尚未完全理解的知识。在这一过程过程中,他会意识到自己对这个概念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部分没有完全理解。
如果实在不能明白,就还要再次返回书本与资料,重新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理解,简化,叙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顶级学者愿意在高校领一份教职,也有部分原因在于此。“教学”对于他们自身的提升,是有一定帮助的。
当然,这一套方法更适合用来学习“人类已知的事情”。对于大多数学者真正面对的广阔“未知”,这一套方法的效果就未必好了。
人类很难以理性与语言直接肢解未知。
但向山要做的,却是理解“已经思考完的内容”。
他已经模彷约格莫夫的思维,将思考的工作做完了。只是,这个思考的过程并非纯以理性、以可叙述的方式呈现。向山依旧记得,却不能直观的理解。
而约格莫夫、向山本身与这些骑士还有学徒,正好是三个水平,三个梯度。
向山觉得,如果自己能让这些科研骑士学懂了,自己便算是真正理解了。
他自身具备的“理解”与“交流”能力,便与代表了约格莫夫生物学思维的神经网络产生桥接。
这个过程,是他彻底掌握一位顶尖科学家思维方式的过程。
也是……
认知提升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的副产物,便是“高级的科研骑士学徒”甚至“史诗的科研骑士学徒”。
这些能力提升后的科研骑士学徒,对向山实验计划的帮助更大。
至于学徒们的好感度,属于副产物的副产物了。
但依旧有利用的价值。
这份好感,便是构筑“团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