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后世改编的《阳关三叠》相比,明人的古曲更平和质朴一些,埙的质朴低沉与曲子似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林风庭闭上双眼,仿佛又立在了西安古老的城墙下,沧桑的气息扑面。
“雨邑轻尘、客舍青青”的意像虽未在脑海中有实质而突出的印刻,但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情真意切、别离伤感的共情却并未受分亳影响。
一曲终了,余韵犹在,不少年长的军官士兵哭出泪来。林风庭在想,军人的别离好像更多,既有同泽好友,又有亲人故乡。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的亲历者杜甫,短短几行文字交织,便把军民的痛苦画成一副生动写实的图画,叫人哀叹悲悼。
明代的战争惨烈程度并不比唐代差,人口、火器都在升级。
对内,各地贼乱蜂起,连续不断。
对外,东南有倭寇,西南有缅甸,西北有瓦剌鞑靼。就连远在欧洲的葡萄牙和荷兰也多次挑衅并发动战争。
战争的规模、杀伤效率、频率的升级,以及战争对象的不断增加,明人打得很苦,胜败参半。血泪交织的明代战史因篇幅有限,许多惨烈的战事只草草记下一笔,仅胜负两字就是全部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