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之教育,乃国之根本。”柳清漪自言自语,她的眼神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学堂未来的辉煌。
“三字经、千字文,足以奠基孩子们的文学素养。
书法、乐理,我尚可亲自教导,但礼仪规矩、骑射之术,非得请专门的夫子不可。”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际,心中暗自思量:“孩子们年纪尚小,我有的是时间慢慢寻访名师。
只是,我们范府虽有钱财,却非名门望族,那些有名望的大儒,是否会愿意屈尊前来,实乃未知之数。”
柳清漪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让孩子们展现出非凡的天赋,才能吸引那些夫子的目光。
待他们学有所成,我再挑选天资出众者,以诚心打动夫子,此事或可成。”
她轻轻敲打桌面,心中有了计较:“府中孩子众多,有天赋者定不在少数。
此事,倒是值得一试。”
次日,柳清漪召集府中众人,商议学堂事宜。
“饮食、保育,乃学堂之根本,不可马虎。”柳清漪神态严肃,对着府中的管家和仆妇们说道,“我欲从府中提拔人手,负责学堂的日常起居,待遇自会提高。”
“夫人英明。”刘大管家连忙应道,心中对柳清漪的决策颇为赞同。
柳清漪又转向府中的姨娘们,她的目光一一扫过,每一个姨娘的才能她都了如指掌:“你们各有才艺,不可埋没。我会根据你们的所长,安排合适的位置。”
擅长刺绣的李姨娘起身,恭敬地说:“夫人安排,妾自当遵从。”
柳清漪微微点头,心中暗自庆幸,府中不乏人才,只要善加利用,学堂的运营便有了保障。
会后,柳清漪单独留下了刘大管事,她的神态变得更为严肃:“刘管事,寻访夫子之事,就交给你了。
记住,不仅要看重他们的学识,更要看重他们对教育的热忱。”
“夫人放心,老奴定会尽心尽力。”刘大管事郑重承诺,柳清漪对学堂的重视他看在眼里,自是不会怠慢。
柳清漪望着刘大管事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办学之路不易,但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她愿意付出一切努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夏日炎炎,绿树成荫,青云院内的蝉鸣声声,似乎在提醒着人们,中元节即将来临。柳清漪在忙碌筹办学堂的同时,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开始筹备一年一度的祭祀事宜。
松鹤院内,古色古香的房间内,老夫人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眼神迷离地望着窗外的景色,神情中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哀伤。
她手中把玩着一串佛珠,似乎在为已故的亲人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