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

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

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

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

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

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然后呢,然后呢?”,陈明怀中的云锦催促他继续讲下去。

后来,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

可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

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给郑庄公进献了一些东西。

庄公赐给他饭食。

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

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

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

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

颍考叔答道:“这您有什么好忧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

庄公闻言,很高兴,听从了他的建议。

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

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

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云锦听完后不禁深深叹息一声,感慨地说道:“后面这段故事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

陈明听后一脸茫然,连忙追问道:“娘子,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云锦目光凝视远方,缓缓解释道:“一个母亲竟然能偏心到如此地步,这叫庄公怎么可能不心生怨恨呢?只是,世间之人最为尊崇忠孝之道。在我看来,要么是有人故意编造出这个所谓‘黄泉认母’的典故来成全孝道之名;要么就是庄公故意做出这番举动,好向天下人展示他那宽广豁达、大度包容的胸怀罢了。”。

说完这些话,云锦再次重重地叹了口气。

面对妻子的分析和猜测,陈明一时间也难以判断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他不禁暗暗感叹,谁说养在深闺的妇人就一定没有深远的见识?

过了片刻,云锦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丝忧虑之色,认真地对陈明说道:“夫君以后对孩子们可不要偏心啊!”

陈明闻言,赶忙摇了摇头,然后紧紧握住云锦的手,神色庄重而坚定地回答道:“夫人,我们只要生儿这一个孩子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