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为何总是忧郁?

……

好一番陈词之后,黄锦、陆炳停下,目光看向李青。

李青在沉思……

主要矛盾在赤字,核心矛盾在未知。

百余年来,一步步营造的小势,如今已演变成大势,相当大的大势……

时下,这大势已然到了爆发关头。

其势能之强,令人发指。

权力场浑浊,可这些个大员也并非是大奸大恶、十恶不赦,对大明千秋计还是上心的……

问题在于……大明脱离了‘正轨’!

历朝历代从无如此过,强如汉、盛如唐,亦远不及也。

何况汉唐之气候,可比大明强了太多,且汉唐之人口,也只有大明的三分之一。

人口多当然是好事,因为土地资源可以得到更高效的开发,还能催生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可土地资源总归是有限的!

诚然,大明工商业发达,单从赋税来说,时下商税已超过了农税一点点,可工商业的繁荣,都是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上。

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庞大国家,吃饭才是最重要的!

自古道:民以食为天!

士、农、工、商,士排首位无需解释,农能排第二,是因为农代表着粮食,代表着生存之道,工再次之,末等才是商。

之所以将商划分在最低等,就是因为商人不从事生产,非是当权者不懂商人的价值,而是……

不建立在能吃上饭的前提下,任何治世良策都是瞎扯淡。

历朝历代的生产力,都不支持大搞工商业。

大明能例外,是因为红薯、土豆、玉米等农作物的引进,是因为大幅度降低官绅在土地上的优待,连藩王都没幸免……

李青也是在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才真正大力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如若不然,哪怕李青累吐血,哪怕皇帝鼎力支持,也推行不下去,更不会有现在的大明。

百余年的努力,历代皇帝的各种大小改革,终于缔造了一个盛世。

百姓足食,国帑年年有余,一切大好。

然,恶化的气候,尤其是近年来的陡然恶化,给盛世迎头一击,也警醒了当权者。

哪怕大明还在上升,可都知道……快到顶了。

李青看到了,所以想趁着国力还处在上升期,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提前解决麻烦。

庙堂君臣也看到了,所以想通过‘缩减开支’的方式,保存实力。

本来,君臣理念一致,可李青的存在,以及皇帝的私心,致使君臣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

其实,大家的理念都一样——活下去!

让大明活下去,让百姓活下去……

李青做了这么多,其核心目的,也是为了这个。

活下去……

区别在于侧重点不一样,当权者,大明在前,百姓在后;李青,百姓在前,大明在后;当权者可以为了大明牺牲百姓,李青可以为了百姓牺牲大明。

前者致力于,皇权越强,皇权越弱。

李青致力于,皇权越弱,皇权越强,皇权越强,皇权越弱。

这点,极端聪明又个体独立的朱厚熜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