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色平静,坚如泰山:“不必多言,此战我等不需要打退敌军,只需要守好关隘就行...”
“常山之战,不求建功,但求无过...”
“且主公临行前便有交待,没有命令,不得擅出...”
徐晃眺望关外,越来越近的汉军,对着身侧吩咐道:“命各部守军,加派十倍人手,再探!”
“我要知道,这王芬到底是真的不通兵事的腐儒,还是在扮猪吃老虎...”
“诺!”命令下达,丘县城门洞开,八百多名斥候迅速出城,向四方散去。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合格的将领,对信息的重视性再高也不为过。
王芬这部经过卢植老帅亲自调教,且在帝都整编之后的中央精锐,毫无疑问,是汉军北伐各路中,最锋利的刀锋...
但领头的将领,到底是精明的狼王,还是软弱无力的绵羊,现在很难定论...
亦如徐晃所说,此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徐晃很沉很稳,稳到明晃晃的战机在眼前,也坚守不出,也不受诱惑,不动如山...
这就是不同将领间的,作战风格不同,如果说太史慈是兵奇势险。
那徐晃现在,就是猥琐之王,龟明自守,让人感觉平平无奇。
但正是因为每个将领心中,坚守的那道底线,才是他们成为百战宿将的秘诀...
其实徐晃虽然善守,但进攻同样犀利,只是因为他此次的任务,是守好太行山的东南防线。
此番徐晃将六万兵团,一分为二,杨俊三万人驻守相对坚实险要的箕关,在南线防备董卓和孙雍部。
而他自己,则亲自带领三万人,在壶关东部的常山郡,排兵布阵。
防备汉军最精锐的中央军,和刘虞的幽州边军,及公孙度的度辽大营。
他身上的压力,是整个夏军中最大的,也是最需要稳重点,所以才会如此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