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武忧虑

小主,

李信的战争动员令,不是说说,哪怕郭图有心为百姓争取时间,但该做的准备,必需要做...

朝廷来伐,鲜卑大军压境,局势极度紧张,河套、并州、幽州、乃至新下的冀州常山郡,所有人都要做好面对战争的准备。

原定各地军团枕戈以待,地方武装进入战备,在训新兵发放长矛与刀盾,各地青壮统一要服徭役。

军队备战,弓弩上弦,所有士兵,全天候待命,刀不离身,盾不离手,和衣而眠。

河套三十六府,军营马槽内,时刻铺满草料,粮车内装满军粮以及箭矢器械,大军随时都能开拔作战。

各州郡内,无论文武官员,皆要精神以待,情报人员昼夜轮值,全天候接收前线指令,保证命令及时传达。

各地大小县城内部,施行宵禁,严格管理,加强巡逻警戒...

太岳兵工厂内火炉不息,六十多万工匠,日夜操劳,锻铁造械,保证前线装备刀枪箭矢及时补充。

府库内粮草,更是被各地已征青壮,一车车运往前线,保证物资充足。

这一切切都预示着,战争来临了,很少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并州还好一点,因为夏军统治力有限,世家以及依附其下的百姓,得以有喘息之机。

而河套,虽说有郭大总管仁慈,但该有的必须要行,该做的,一分都不能少。

事态严重,战事紧急,河套内部,无论青壮妇孺,还是老幼之力,一切皆要服从于战争需求。

粮食、金铁、牛车、马匹、等各种物资皆要实行战时配给,按人头数统一分发,这一切都在逐步实施。

郭图只给了六天的缓冲时间,一旦期满,这些纸面上的信息,便会被总督府以及各级郡县,统一施行...

一直以来,战争离河套民众并不远,无论是匈奴人还是汉人,没有例外。

战争来临,不是说百姓少吃顿饭那么简单,是吃草根还是树皮,而是有没有的吃...

是被抓去徭役,是被征召为后勤兵役,还是被派发到军队中,当苦力炮灰...

如今这些,只是战争总动员的前奏,还谈不上民不聊生。

因为有州府秩序维护,有条不紊的施行,尽管百姓困苦,只要听从调度,还能勉强保障自身安全。

一旦局势不利,夏军战败,乱兵涌入后方,那可就是真的是人命如草,生不如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匪过如梳,官过如剃,兵过如蓖,这句话就很好的诠释,乱世人命的低与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