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晋纪——司马睿礼贤下士

话说这司马睿啊,那在西晋末年可算是个有想法的人物。当时天下大乱,到处都乱糟糟的,就像一锅煮沸了的粥。司马睿呢,他心里明白,要想在这乱世中有一番作为,光靠自己可不行,得有一帮有本事的人帮衬着。

这其中啊,有个关键人物叫王导。这王导啊,那可是司马睿的智囊,就像诸葛亮之于刘备一样。司马睿对王导那是一百个信任,简直就是推心置腹啊!不管有什么事儿,都得和王导商量商量。

就说有一回吧,司马睿刚到建邺这地儿,可能是被这新环境给弄兴奋了,整天就知道喝酒,喝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连政事都给荒废了。王导一看,这可不行啊!这国家大事要是这么耽误下去,那还得了?于是,他就找了个机会,跟司马睿好好地谈了谈。

王导一脸严肃地对司马睿说:“主公啊,您可不能再这么喝啦!这喝酒误事啊,您看看现在这局势,多紧张,咱们得抓紧时间干正事呢。” 司马睿一听,心里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想了想,对王导说:“你说得对,我得改!” 嘿,你猜怎么着?司马睿也是个有魄力的人,他让人把酒杯都斟满了酒,然后当着王导的面,亲手把酒杯给打翻了,还大声说:“从今天起,我再也不喝酒了!” 就这一下,可把王导给感动了,他知道司马睿是真把他的话当回事儿了。

这王导啊,还有更厉害的建议呢。他对司马睿说:“主公,咱们在这江东要想站稳脚跟,得这么办。首先呢,您得心怀谦恭,就像个小学生一样,到处去结交那些有贤能的人。然后啊,您得躬行节俭,别老搞那些花里胡哨、浪费钱的事儿。还有啊,这治理地方,得清静无为,让老百姓能好好过日子,这样他们才会拥戴您啊。” 司马睿一听,眼睛一亮,觉得王导说得太有道理了。他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按照王导说的这些去治理江东。嘿,你还别说,这效果那是立竿见影啊!慢慢地,江东的老百姓和那些士民们都开始喜欢司马睿了,他的威望也一天比一天高。

后来呢,司马睿觉得王导这么有本事,就给他封了一大堆官,什么侍中、司空、录尚书、领中书监,反正就是把朝廷里重要的权力都交给了王导,那对他的信任,简直没边儿了。

不过,光有王导还不够,司马睿还得把江东本地的那些名士给招揽过来。这事儿啊,还有个好玩的故事呢。

司马睿刚到建邺的时候,有段时间可尴尬了。为啥呢?因为那些有名望的江东士族啊,都不怎么搭理他,没人来拜访他。司马睿心里就纳闷儿了:“我这好歹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啊,怎么就没人来呢?” 这时候,王导就出了个主意。他对司马睿说:“主公,我有个办法。咱们这儿啊,有个‘修禊’的风俗,到时候大家都去水边玩儿。您就坐着那华丽的大轿子,排出威风凛凛的仪仗队,我和那些政府里的大官儿、有名的人都骑马跟着您。这样一来,那些江东名士肯定会注意到您的。” 司马睿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这么办了。

到了 “修禊” 那天,司马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坐在那大轿子上,那仪仗队走在路上,真是威风得很。王导他们骑马跟在后面,那场面,就像拍电影似的。这一下,可就把江东的那些名士给吸引住了。有两个有名的,一个是纪瞻,一个是顾荣,他们一看到这架势,就觉得这司马睿不简单,得去看看。于是,他们就赶来拜见司马睿了。

司马睿一看有人来了,心里可高兴了。不过,他觉得这还不够,得把这些人彻底拉到自己这边来。他就派王导亲自去拜访贺循和顾荣。这王导啊,那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主儿,他到了贺循和顾荣那儿,把司马睿夸得那是天花乱坠,说司马睿多么多么有志向,多么多么重视人才。贺循和顾荣一听,觉得挺靠谱,就跟着王导来见司马睿了。

司马睿一见到他们,那真是笑得合不拢嘴啊。他当即就任命贺循为吴国内史,顾荣为军司马,还给他加授散骑常侍呢。而且啊,司马睿还说了:“以后这军政上的大事,我都得和你们商量。” 这还不算完,司马睿又任命纪瞻为军咨祭酒,卞壶为从事中郎,周现为仓曹属,刘超为舍人,张闿、孔衍为参军,反正就是把这些江东的人才都招揽过来,给他们官做。这下子,司马睿在江东算是有了自己的根基了。

这司马睿啊,在整合南北士族这事儿上,那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呢。他知道,北方士族在这乱世中也很重要,得把他们拉拢过来。对于那些南渡过来的北方名士,司马睿那叫一个热情。他每次和这些士族领袖见面,都恭恭敬敬的,就像个小学生见了老师一样。他知道,得让这些人信任自己,支持自己。

为了拉近和士族们的距离,司马睿还经常举办宴会。这宴会可热闹了,他把南北士族都请来,大家在一块儿吃吃喝喝,有说有笑的。司马睿呢,就像个主人一样,在宴会上跑来跑去。他亲自给大家斟酒,还和士族领袖们举杯共饮,一边喝还一边说:“大家吃好喝好啊,咱们今天就是高兴。” 那些士族们一看,这司马睿还挺亲民的,心里对他的好感就增加了不少。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南北士族之间的误解也慢慢地消除了,大家开始互相交流、沟通,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个事儿也能看出司马睿的礼贤下士。有个叫周伯仁的人,他在司马睿建立东晋的过程中,那也是有点作用的。这周伯仁啊,刚开始到荆州上任的时候,可出了不少岔子。他刚到那儿,当地就发生叛乱了。这可把他吓得不轻,他撒腿就跑,那跑得比兔子还快呢。要不是名将陶侃派兵来救他,他可就完蛋了。这还不算完,后来这周伯仁还因为喝醉了酒,干了不少糊涂事儿,他的弟子还伤人了呢。就因为这些事儿,他被免官了。

按说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就对周伯仁有看法了。可司马睿不一样啊!他在称帝之后,还是觉得周伯仁有本事,就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尚书左仆射这些重要的官职。这可把周伯仁给感动坏了,他发誓一定要好好报答司马睿。

司马睿的这些礼贤下士的举动啊,那可真是为他在江东地区站稳脚跟、建立东晋政权帮了大忙。你想啊,有这么多有本事的人帮他,他能不厉害吗?而且啊,这东晋初期,因为他的这些做法,还挺稳定的呢。不过呢,这东晋朝廷也有个问题,就是大权都被那些士族大家给把持着,司马睿的统治也不是那么完美,还是有一些局限性的。

就比如说,那些士族们权力太大了,有时候他们的想法和司马睿不一样,就会产生矛盾。而且,这些士族之间也经常勾心斗角的,搞得朝廷里有时候也不太平。但是不管怎么说,司马睿的礼贤下士还是值得称赞的。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在这乱世的棋盘上,巧妙地利用人才这一颗颗棋子,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这历史啊,就是这么有趣。司马睿的这些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复杂的时代,一个有作为的领导者是怎么通过礼贤下士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同时呢,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不过,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啦,让我们越琢磨越有意思。

咱再说说司马睿这礼贤下士的背后,其实也有他的无奈。当时西晋都快完蛋了,到处都是战乱,老百姓流离失所。司马睿要是不这么做,他根本就没办法在江东立足。他得和这些士族们合作,才能有力量对抗那些外部的威胁。而且,这些士族们在当地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要是得罪了他们,那可就麻烦了。所以啊,司马睿的礼贤下士,既是他的智慧,也是他在那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策略。

就拿和王导的关系来说吧,虽然司马睿很信任王导,给了他很多权力,但有时候也得看王导的脸色。有一回,朝廷里讨论一件大事,司马睿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可王导不同意。司马睿还得和王导好好商量,最后还是按照王导的意见办了。这要是换了别的皇帝,可能就不干了,可司马睿知道,不能因为这点事儿就和王导闹别扭,不然朝廷就乱套了。

再看看他招揽江东士族的过程,那也是不容易。这些江东士族一开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得想尽办法去讨好他们。要是他没有这种耐心和决心,那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而且,在和南北士族相处的过程中,他得平衡两边的关系,不能让一边觉得被冷落了。这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不过,司马睿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东晋在江东地区慢慢地发展起来了。他的这些做法,也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一些经验。不管是在招揽人才方面,还是在处理和士族的关系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就说这招揽人才吧,现在咱们都知道人才是很重要的,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没有人才就不行。司马睿那时候就知道这个道理,他到处去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只要有才能,他就用。而且他对待这些人才的态度也很好,不是把他们当下属,而是当朋友,当伙伴。这种态度,能让人才们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

在处理和士族的关系上,虽然有一些问题,但他也在努力平衡。他知道士族们的权力大,不能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权力都拿走,得慢慢来。他通过给士族们一些好处,让他们支持自己的政权,同时也在想办法加强自己的权力。这种在复杂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