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秦耀祖在与一位老臣对饮时,老臣满脸敬佩地说道:“镇北侯的策略,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我看你在朝中日子不久,就能成为一方权臣。”
“多谢夸奖。”秦耀祖微微一笑,“我只是希望能够为大周做些实事,哪怕是微薄之力。”
老臣点头称是,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希望你在这朝堂之上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姿态,实事求是,方能长久。”
正当秦耀祖逐渐赢得朝中一些人的支持时,保守派的反对声依然存在。他们不断散布谣言,试图动摇秦耀祖的地位。某日,秦耀祖与几位支持者秘密聚会,大家围坐在一处小厅中,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侯爷,保守派正在酝酿对你发动攻击,若不加以防范,后果不堪设想。”一位年轻官员一脸担心的看向了秦耀祖开口说道。
“但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另一个人问道,语气显得无奈:“我们位低权微,侯爷又是初来汴京,斗不过他们的!”
秦耀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开口说道:“既然斗不过,那就先别斗,咱们可以尝试融入其中,行军打仗还要讲究个知己知彼呢,咱们表面和其修好,实则更深入地挖掘保守派的短板,让他们无法找茬,每个人都有弱点,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伺机而动就好了。”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信心重新燃起。
接下来的日子,秦耀祖一边在朝堂上维持低调的姿态,一边暗中收集各派势力的情报,他发现,虽然表面上各派敌对,但实际上他们都有共同的利益,这正和秦煜所分析的一般无二!
于是,他开始与保守派中的一些中立人士接触,试图拉拢他们,扩大自己的支持面。
渐渐地,朝堂上的风向开始发生变化,秦耀祖的支持者逐渐增多,保守派的抵制力量也在慢慢减弱。他内心暗自庆幸,心想,自己确实是靠着秦煜的那本册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在这个过程中,秦耀祖与朝中的各方势力的对话交往渐渐增多,彼此间的关系愈发密切。虽然依旧波折不断,但他心中早已明白自己迟早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