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忙。”
..........
出村后。
吴红回头看了一眼村口:“你们聊什么啊。”
“你晚点问你婆婆好了,你进城干嘛?”李映棠转移话题。
吴红:“先前为老十工作托关系却没成的亲戚跌伤了,趁着今天地里不忙,特意上门探望。”
“我以为你们不来往了。”
“我本来也这么打算,想了想,为人不能光顾着利益。就像你说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难处,人家不欠咱们的。”
李映棠赞许的点头。
吴红停顿一下又道,“听说城里的布料便宜,的确良一米只要一块八,真的吗?”
李映棠:“是的,但城里物价贵的多,卖一块八乡里肯定也降价。而且那个的确良穿在身上刮蹭皮肤难受的很,你不如买棉的穿,吸汗又透气。
还有啊,乡里供销社的布种类变多了,我前些时候为孩子们做衣裳,便宜的一米八九毛都有,你在城里买不合算。”
自年后开始,好像没有布票商家也卖布了。
商品供给明显变大。
布料的价格降下来就会刺激需求。
这个时候,她若能进一批布料,肯定可以挣到钱。
可惜,她一个人两只手,实在分身乏术。
“那我还是到供销社买吧。老十说你读书的时候有机会出国。我讲一句逆耳的话,你别生气啊。你读完大学不踏实做一份事,老了肯定后悔,你们家条件好,托关系不难吧?重新为你安排个铁饭碗不是手拿把掐吗?”吴红羡慕李映棠的学历和脑子。
若她有对方的本事,一定安稳做一份事。
李映棠弯着眉眼笑:“多谢你的关心,我有工作,说出来你可能不大看得上,我在城里经营店铺。”
现在做买卖最为明智。
个体户不用交税,私人开厂甚至有公家扶持,但大家特别瞧不上,把从事买卖的人,归结为投机取巧之辈。
“经营店铺?你好好的大学生,干这事儿干啥。”吴红震惊又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