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轻的时候,还展现出了不一般的音乐才华,自学二胡并演奏得有模有样,甚至引起了县文工团的关注和青睐。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文工团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考虑到需要承担家庭的经济重担,他不得不忍痛割爱,再次放弃了这个追逐艺术梦想的机会。
几经辗转之后,他决定学习木工技艺,并凭借自己的勤奋刻苦和聪明才智,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精髓,所制作出来的木器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可谓做得像模像样。
即便在务农期间,他对待每一株庄稼都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精心呵护、悉心照料,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精力。正因如此,他通过勤劳致富,七安她们家很早就迈入了“万元户”的行列,早早住进了青砖大瓦房。
随着七安和姐姐的长大,他带着全家告别了农民生涯来到小镇,开始专注于木匠工作,并开设了一个家具店用于谋生,负责一家老小的开销,此外他还收了两个徒弟。
由于他手艺精湛、诚信经营,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名声也不胫而走。最终,又因为家具店大量缴税,成为了县电视台关注的焦点,专门前来采访报道。
在七安眼里,爸爸简直就是一座巍峨的山峰,令人仰望,无比卓越,令人惊叹!
他独自一人,凭借着顽强不屈的毅力与非凡出众的能力,硬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一片天。不仅如此,他还展现出了优秀的领导才能,教导着徒弟,还邀请众多工人师傅前来工作,为这些人的家庭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一家老小的生计难题。
与此同时,爸爸所赚取的丰厚收入并没有被据为己有,而是将其中的绝大部分依法依规地上缴给了国家;还有一部分则用来支付工人们应得的工资报酬,确保每一个辛勤付出的劳动者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
而剩下的那一小部分资金,则被巧妙地运用到自家家具店的日常运营当中,作为必要的周转资金,以维持店铺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直到此时,年少的七安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爸爸并非那些唯利是图、剥削压榨他人的资本家,而是一位真正心系社会、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
在这个家庭里,爸爸对于孩子的教育可谓一丝不苟。他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是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
无论是七安还是姐姐,她们的花费都被爸爸严格地管控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得姐姐刚上大学的时候,她寄回家里的第一封信让七安至今记忆犹新。
那封信里,姐姐用细腻的笔触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大学里度过的第一个月的生活点滴。
从每天的早餐到晚上的夜宵,从购买学习用品到参加社团活动的开销,姐姐无一不向家人倾诉。而其中最让七安印象深刻的,便是姐姐在信里讲述如何合理规划并使用自己有限的生活费。
多年后,七安逐渐长大成人。或许是受到爸爸的影响,又或者是因为曾经读过姐姐的信有所感悟,七安也养成了从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她深知赚钱不易,所以总是能够谨慎地对待每一笔支出。并且,七安还逐渐培养起了良好的储蓄习惯,每个月都会固定地将一部分钱存起来,以防备用。
可以说,爸爸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给七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由于爸爸的严格要求和细心教导,才使得七安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了珍惜金钱、理性消费以及未雨绸缪。
这些品质将会伴随七安一生,成为她以后走向幸福稳定生活的坚实基石。
后来,七安也步入了大学校园。她牢记父亲的教诲,用钱始终有规划。
每个月,她会认真制定预算,确保生活费用合理分配。同时,她还找了一份兼职工作,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减轻了家庭负担。
毕业后,同宿舍的好友遇到了经济困难。七安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借了一些钱给她。好友感激不已,问七安为何如此慷慨。
七安微笑着回答:“这都是我爸教我的。钱要用在刀刃上,但也要懂得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