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午后,春天的阳光饱和却不炽热,观名春阳,跟时令恰巧贴合了。扶风道长将长案设于一处空旷的草地上,旁边是清浅的池塘,阳光和凉风相得益彰,花香与茶香也时时绕鼻。
顾韬晦说:“道长这里真是神仙地界啊,恐怕仙宫也不过如此吧。”
扶风道长谦虚一笑,说:“哪里,山野小观,比不得京都的大气,能入顾大人法眼,是你们的缘分。”
顾韬晦随意起了个话题:“我观道长气质不俗,有去过京都游历吗?”
扶风道长说:“年轻时去过,如今潜心修道,觉得天地一理,万物同生,就安居一隅了。说起来,贫道跟京都亦有一点缘分。”
顾韬晦有点惊讶道:“哦?不知是何缘分?”
扶风道长说:“京都玄真观的一真道长,曾经是我师弟。”
这下顾韬晦是真的惊讶了,连仲青也精神一振想听究竟:“一真道长原来出身春阳,倒是从未听他提起。”
扶风道长说:“山间野观,不提也罢。他在观中道号扶云,师父离开之后,他说他想游历天下,寻求天地至理,成仙路径,所以也离开了。这大概也有二十多年了。”
顾韬晦问:“后来他再没有回来过?”
扶风道长说:“是的,他最后去了玄真观,递了一封信到观里,说不打算再四处飘荡了。后来他继承了玄真观观主的衣钵,成了新任的玄真观主。”
又道:“我这个师弟啊,聪明绝顶,如果他在,贫道定当让他出任本观观主,可惜他有更高远的志向,贫道只好守着祖师爷传下的基业了。”
顾韬晦知道也挖不出更多的一真道长的过去了,就另起了话题:“我这次拜访道长,是因为在任老太爷那里听说了一些当年柳家老三离家出走,最后并入京都端木家一事,想知道得更详细一些。”
扶风道长做出了然的表情,说:“哦,这都是陈年旧事了。不过因为我与柳家有些渊源,所以知道他们家的情况多一些。那柳家老三名柳先煦,少时聪慧,他父亲觉得他学业上应该会有所成就,遂将他放在京都端木家的族学中求学,在雅川的时间不多,又是庶出,跟上面的两个哥哥也不太亲近。”
“按理说,柳先煦作为柳家光宗耀祖的子弟来培养,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的,但却真的发生意外。柳家家主突然暴病身亡,跟着柳先煦的生母,一直服侍柳家家主的第四房姨太太也跟着死去,前后不到十个时辰。柳家人对外的解释是说,柳家家主染上时疫,而四姨太近身侍候,也同时染上,两人隔离治疗,但高热不退,先后而亡。此事官府已有定论,我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柳先煦一夜之间双亲离世,回来奔丧之时,已是天人永隔。而更大的风浪还在后头,柳家家主遗嘱公布,发现柳先煦没有分到任何家产,家业全被老大和老二均分。柳先煦不服,认为遗嘱系伪造,告到县太爷那里,但苦无证据,遗嘱又确是柳家家主笔迹,而且笔力虚浮,显是患病之后临时写就,跟当时情形均对得上。于是县令判此遗嘱真实,柳先煦打输了官司。一怒之下,柳先煦发下毒誓,称不再姓柳,脱离柳家,死后也不再归宗这里。”
“后来柳先煦回到京都,入赘端木家,娶了端木昀的堂妹端木岫为妻,是当前容妃的姨丈。端木岫那一支,一直没有男丁,所以招赘,柳先煦就读于端木族学,与端木岫也算熟识,端木家欣赏其才学,也很满意这个姑爷。但柳先煦因心灰意冷,且赘婿身份,不能参加科举,放弃了仕途经济,只做了一个富家翁,所以声名不显。”
顾韬晦又听完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点头叹道:“原来如此!造化弄人啊,好好一个国之栋梁,最后却自开自谢,真是可悲可叹!”
扶风道长也叹道:“可不是,后来这柳先煦看破世事,一心求道,倒跟贫道有数面之缘。”
顾韬晦问道:“那跟一真道长应该也很熟稔吧?”
扶风道长点点头,说:“是的,他们应该很熟。如果你要去见柳先煦,请代我向他问好,带去故人的一丝问候。”
顾韬晦答应了,又主动提及陈家的事,说:“听闻雅川地区望族有三,还有一户陈家,后来被朝廷灭门,不知是何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