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凌心中,百姓的地位,百姓的安全,远远比三千三百两银子更沉重,更有价值。
这就是传说中的视百姓如己出,爱民如子。古人云,凡是把百姓当作亲人的,百姓将他抬得高高。
萧凌绝不在演戏,在做作,而是情真意切,发自肺腑的替百姓们的生活着急,担忧和考虑。
这才是大魏真正的脊梁,真正的为官楷模,真正的大青天。
伍次友扑通一声跪倒地上,连续给萧凌磕了三个响头,口中称颂:“县尊大人在上,请受卑职一拜!”
他一辈子为官,见过的官员成百上千,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为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而捐款。现在,他终于见到这样一个人,不计后果,不计报酬,只为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大魏有救了,百姓有救了,烂到根子上的官场也有救了。
萧凌吓了一跳,赶忙扶起他,埋怨他道:“你这是干什么啊?你那么大年龄,都能当我爷爷了,你给我磕头,我怎么承受得起?以后千万不要这样干。”
伍次友激动得眼泪狂飙:“大人啊,我是激动啊!我当一辈子官,没有遇到你这样大义的官员,大魏有希望了啊,你就是大魏的希望。”
“客气了不是?”萧凌淡然地说,“才几千两白银,我还是拿得出的。要是受灾人数多,我也是爱莫能助啊!”
伍次友一刻不带犹豫的,向萧凌表示,他也要捐款一千两银子。捐的钱虽然不多,能帮几个是几个,以减轻萧凌的负担。
接下来,二人各自回家去取银子。
萧凌回到医馆,取出五千两银子,交给钱粮师爷钟阿福,让他与伍次友全权负责这次的灾后重建工作,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再报上来,萧凌替他们拿主意。
将这件事安排好,萧凌赶忙派人去请陈霸先。
他如今是典史,主管全县的治安,侦缉,典狱等工作,有些事情绕开他,萧凌也能办,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一竿子插到底,那样会累死。
当官,尤其是***,必须学会放权,让下面的人按***的意思去办,这就是用人之道,驭人之道,萧凌深谙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