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大厅中的气氛,随着言辞的交锋愈发紧绷,犹如一张拉紧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程国栋深知,这场言语上的较量不只是为了赢得眼前诸多官员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将来的权力布局打下基础。

杨琮越静静地听着程国栋的话,眉头微微皱起,目光则似乎穿越了眼前的酒杯与宴席,落在遥远的未来。

他一生致力于儒学,曾经的教诲深入人心,他深知改革的复杂与微妙,尤其是对于大明这样一个根基深厚的帝国而言,改革之道,既是一把双刃剑,也是一场浩大的试炼。

杨琮越深知,魏王的改革是迫于大明政权内部深层次问题的压力,而李景淮作为改革的主力之一,无疑肩负着巨大责任。

然而,改革的急功近利,若缺乏审时度势的智慧,只会使得局势愈加复杂。

“我们要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非短期的表面效益。”

杨琮越声音清冷,却有一种威慑力。他停顿片刻,似乎想要在李景淮和其他宾客面前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

“正如程大人所言,改革的步伐不能草率,”

“国家的根基一旦动摇,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风波。 惹姝色

李景淮轻轻放下酒杯,目光扫过在场的各位宾客,最后定格在程国栋与杨琮越的身上。

尽管他并未再多言,但那略带意味的沉默,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决断的临近。

“今日虽为寿宴,然谈及大计,亦无妨。”李景淮终于开口,语气变得更加沉稳,

“程大人、杨老,能否告知,若大明要行改革,究竟应该如何布局?”

程国栋心中一动,李景淮此话,明显是在试探自己对改革的真正态度。

表面上看,李景淮似乎是为了稳住自己的立场,实则是在推逼两人表态。

而他的言辞,也在暗示着魏王殿下的改革之路,已经逐渐步入深水区,无法轻易回头。

程国栋微微一笑,心头的计算悄然升起。

他已经明白,李景淮的局势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