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叶小苡讲站桩

然后调整精神:两眼视正前方略低一点,两耳听正后方略高一点。百会虚虚向上领起……

然后放松周身:从头顶开始检查,逐一放松周身,直至双膝、双脚踝,而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

反复检查、调整并体会节节放松、节节对正的感觉,此时,应已达到命门后撑、跨根内缩,臀犹如钟锤悬挂……

体会“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立身中正、心静体松……”的感觉,体会气沉丹田的感觉,体会身备五弓的感觉等等。

此时的放松,不是松散、软塌塌,而是周身是一个整体,处于一种“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状态。

不仅有静的桩功,也有动的桩功。

站桩不仅是练基本功,也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手段。

站桩(浑圆桩)

两脚与肩同宽,默立,调心调息调身,放松身体,平稳呼吸,心态平和。

稍微屈膝似蹲似坐,双手上拉抱球,两手与肩同宽,五指撑开,手心向内,略向内旋腕

内抱外撑,脚似扎根。沉肩坠肘,含胸拔背。上吊百会,下坠会阴。

肩膀要放松,不要耸起来。肘大概低肩膀三指宽,也可以与肩同高对拔。

目视前方,以一念代万念。起来的杂念,随它去。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站桩得舒服,不僵硬,但是动作要领要对,不能东倒西歪。保持头正、颈直,对称。

形意拳称其为浑圆桩,意拳(大成拳)称其为平步撑抱桩。

叶小苡说道:现在这些大家请记录下来,然后,在书上要勾画的重点是从具体要领

三条线要一条一条地体认,逐步累加,不要妄图一下子同时具备。

发力位置

下盘是根基,三线对争应首先由下盘入手体认。下盘的对正要领是:开臀提胯,敛阴吊

裆,前蹬后踩,裆胯圆张,起不敢起,坐不敢坐,进不敢进,退不敢退。

具体地说,就是前脚微微用力往后蹬,后脚同样稍用力往前蹬,两股力方向相反,相互顶住,感觉像要把脚下大地从中间撕开,前膝微前顶略有上提之意(所谓前脚跟稍抬起即是由前膝稍上提自然带起的),后胯后挣,形成膝胯互争之意,后膝略有下跪之意,后大腿稍向内裹,注意前后对争并非两腿各自独立的前蹬后踩,而要将这两股劲以胯、裆为枢纽汇集,使两腿形成内在的贯通,此时必然形成裆胯圆张,敛阴吊裆的状态,感觉如同一个有弹性的气球将裆胯撑圆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么,下盘的整体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打个比方,好比一张弓,弓的两端落在地上,两个脚就好似弓的两端,两腿就如同弓身,处处保持崩劲撑起,形成一个无棱角的内在贯通整体状态。

下盘的对争体认得很清晰的时候,即可加上躯干(脊椎)的对正到这里。

叶小苡说道:这小段讲的是我们练习的时候,要做的要领与姿态,不然的话,会适得其反。

艽小小等人很认真的作笔记,也在书上勾出了叶小苡讲的重点知识。

叶小苡看到众人这么认真的作笔记,心里甚感欣慰。

叶小苡说道:接下来要讲的是怎样去运用这个力量。

随后叶小苡在板上写了起来。

脊椎对争

脊椎对争的总体要求是:坐臀提身,领颈拔背、节节拉长、通脊贯顶。感觉如同“隔墙视彼物,牛拉重车行”,伸长脖子拉长腰。

脊椎对争首先应找出沉坠之力,即尾椎沉坠,所谓“屁股一抬,重新再来”,沉坠之力一失,往往发力时上体与下盘脱节、断劲、上下难以贯通,易被对方拔根。

尾椎沉坠,具体的感觉是在下盘对争的基础上,身体微微压下,又被稍稍顶起,既有沉坠之势又不失弹性。

另外一个重要之处就是命门顶起。

正常人的腰椎有一个向内的生理曲线,用手一摸便知,站桩状态中,就要将这个生理曲线拉直、填平。具体方法就是在尾椎内扣下坐同时,命门穴有意识向后顶起,可以这么体验一下:整个后背贴在墙上,然后将后腰凹陷处也向后顶起,贴在墙上,就是这么一个感觉。

记住,然后在站桩时把这个感觉找出来。

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命门顶起能够将后腰弯曲处自然填平即可,不要刻意、过分地向后顶,否则会造成驼背、折腹,这就是错误的桩态。

以上两点做到的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小腹要微微向下“掖”住,即腹部不可向上提起,胸部不可挺起,小腹微用绷力,感觉非常充实。

这个感觉,与趴俯卧桩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可以在练俯卧桩时去体会。

几个要领做到了,就可以找找向上的争力,要领是:下颌微收,脖子微微梗起,感觉后脖子贴在了衣领上,头顶微微向上顶起,注意找出这个感觉就可以了,头颈不可过分用力,用力过度就失之于“僵”了。

整体上的感觉就好像是站在墙这边伸长脖子探着腰看墙那边,与尾椎的沉坠之势自然形成了对争。

在做到尾椎内扣下坐,命门顶起,小腹下掖,头颈上领这些要领后,整个身体的对争状态就形成了,整条脊椎连同两侧的大筋被上下拉伸,如同一条被拉起的弹簧,充满弹性,在这种情况下,躯干的不空状态即造就了,这时可以试着敲敲小腹、两肋,感觉很充实,很有弹性,自然地具备了一定的抗击能力。

上肢对争

在下盘对争、脊椎对争均求得后,这时可以加上上肢的对争。

上肢对争的要领总要求是:扯肩拢肘,拔臂探手,骨挣肉坠,通臂贯梢。 具体地讲,就是在基本功架之上,双臂曲抱,如同抱一棵大树,抱不住硬抱,注意这句话,“抱不住硬抱”,双臂是向前抱,而不是向里合抱,同时双臂内侧以至胸腹,是被撑圆了而不是有棱有角的。

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检验一下大臂和腋下,腋下可以摸到一条大筋被绷起,握一下大臂,大臂的肌肉是被很有弹性地纵向拉大,而不是像健美那样鼓起个大大的块。

就是双臂曲抱时,食指一定要极力挑起,虎口张圆,这是个关键。

只有食指挑起,腋下大筋直通指端,劲力才能贯通梢节,其余几指微微弯曲略有抓扣之意即可。

当三线对争能够连续保持20分钟而无所苦时,可认为达标,可进行三线贯通的练习。

三线就位

人体结构上肢连通为一条线,下肢连通为一条线,脊椎连通为一条线,三条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千差百异的人体大形。

三线就位就是基本功架的练习,具体要领为:两脚前后成纵步,左右间隔一条线,前后约一脚半至两脚的距离,以双脚能随时较为自如地提起为宜,前脚尖指向正前方,踝、膝、胯这三弯约为120度,前脚跟微抬起,后脚全脚掌落地,脚尖外撇约60度左右,后腿半蹲膝弯约120度,身体自然正直,不偏不斜,重心前四后六或前三后七。

双手提起,抱于身前,手心相对,指尖斜口指向前方。

手的高度大约在肩与眉这段空间内,自行调整。

双手之间距离与肩大致相同。

两肘低于手,斜口指向下方,前臂肘弯约在120度左右,后臂肘弯约在100度左右按以上标准站好,练习即可。

从未接触过站桩的人初次练习,不到5分钟就会觉得双臂尤其是两肩酸胀,难以继续,再往下站就会觉得两腿颤抖,身上冒汗,间架不稳,此时应尽可能克服这些问题,尽量保证间架不走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练习时间可以渐渐增加,初次站5分钟,下次争取10—15分钟,随着练功进展递增。

三线就位练到什么程度为达标?如果能站上20分钟,间架不走形,呼吸自然,双臂轻灵自如,手掌发热,肌肉能较好地放松,即可认为达标,此时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三线就位同时也是一种医学桩功,如果能轻松站上20—30分钟,会觉得全身凝然如一,气血流畅,神清气爽,可以当作一种养生功法来练习,对一些慢性病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