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章 赐字

最早时期,熙河路并无榷场,而距离熙河最近的榷场在那里,便是秦风路。

故河湟之地的蕃人,若是想贸易唯有不远千里奔赴秦风路才可换取所需之物。

直至仁宗时期,唃厮啰因携军与宋国共击西夏,仁宗下令在熙河一带设榷场,此后经行茶马专营,达到以茶驭蕃,羁縻蕃族的目的。

在此之前,熙河一代皆为生户,所谓的生户,便是游牧民族的习性,居深山僻远,横过寇略者谓之生户。

从事畜牧经营,散居深山峻岭,不受约束的生户,与无根之萍一般,难以纳入治下,并且彼此之间还会时不时发生冲突,各部族星罗棋布,无法一战攻克,而蕃人则往来可游击,这对于农耕民族的宋国而言,想要将熙河真正纳入治下,极为困难,所以宋太宗对西北之地,并无征服之心,就因耗费颇大,所获甚少。

这也是为何历来王朝,始终无法攻克草原的最大问题,因对方没有根基地,可以随处而行,无需拘束一地。

后世的永乐五征漠北,便是最好的阐述,除却第一次,和第二次之外,明成祖出动十几万大军,竟连敌人的影子也没摸到几次,堪称是携军在草原旅游,所杀之敌,或还无兔子多,却以此花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仍旧未曾平定草原。

以至在明英宗时,出现了千古笑谈,叩门天子,简直是闻所未闻。

然而自从宋仁宗将榷场转移至熙河之地,大量的蕃人深被便利的榷场而吸引,聚集至唃厮啰麾下,这便是宗哥城。

宗哥城在宋军未曾征伐熙河时,就是熙河最大的榷场之地。

有了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吸引,数不胜数的蕃人纷纷朝此处而去,在此进行茶马盐酒等等必用品的贸易。

时间一长,众多蕃人也纷纷朝此而去,有了这庞大的渠道,宋人便能借此出售大量的酒水。

因青唐一代正是所谓的青海一代,地势颇高,寒冷异常,蕃人也以酒取暖,久而久之,无形之中便能让蕃人深被榷场控制。

酒水需要大量的粮食来制作,宋人的种植技术也流传至熙河蕃人部族之中,恰好熙河之地,川谷肥沃,河流溪涧纵横,在秦汉时期,便是粮仓之地,无需有多深厚的种植技术,播下种子,便能获取粮食,粮食又可制酒水,此种循环之下,本是游牧的蕃人,渐渐演变成了农耕文明。

当游牧民族变成,农耕文明时,必然会出现一个特点,恋土田,护老弱,惮于迁徒。

有了这个特点,熙河之地的蕃人,就成不了气候,无法迁移的蕃人在王厚进军时,唯有一条路可走,要么顽强抵抗,要么就是归顺。

顽强抵抗的蕃人,散落的部落兵,又无兵甲之利,只能成宋军的一个个功勋。

这才有了王厚进军熙河之地,蕃僧欲侯大军到献酒,以及众多如颚特凌部族归顺之事。

此些蕃人所种植的粮食,也令宋军的后勤有了保障,才可进军熙河进行长久的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