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这个逻辑推理,萧综怀疑萧宝卷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并且把现在的父亲萧衍当成了杀父仇人。
为了给真正的父亲复仇,萧综投靠魏国,想要依靠魏国的力量帮助自己诛灭杀父仇人。
萧衍一开始非常气愤,下令惩罚萧综留在梁国的家人,但没多久,就原谅了萧综,赦免了萧综的家人。
与此同时,梁国太子萧正德因为不满自己太子之位被废黜,于是直接叛变,向北投靠魏国,想要依靠魏国的力量来夺取梁国政权。
然而,魏国内乱频繁,正忙于镇压各路反贼,根本无暇顾及南方,所以拒绝出兵南征。
萧正德眼见魏国没有南征的意图,于是便回到了梁国。
面对这位叛国“太子”,萧衍再次发挥了自己优待宗室世家、打压寒门平民的传统,原谅了“太子”的叛国行为。
然而,“太子”萧正德并不感恩,而是跑到徐州地区,举兵反叛,不久后兵败被生擒。
面对着这位先叛国又造反的“太子”,信仰佛门的萧衍再次对宗室世家子弟发了善心,再一次原谅了他,赦免了“太子”的罪罚。
不过别看萧衍对叛国的宗室子弟一次又一次原谅,就真的以为他信仰佛教而慈悲。
梁国皇帝萧衍的慈悲,只针对宗室世家子弟,如果对象是普通百姓,哪怕只是对大梁朝廷有一丝一毫的抱怨,立刻就是满门诛灭。
第二年重整旗鼓再次北伐,进攻寿阳城时,萧衍命令士兵建造堤坝蓄水,等到水位满了以后,再挖开淮河堤坝,想要水淹寿阳。
结果,堤坝建造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连续下暴雨,导致堤坝被暴雨洪水冲垮,正在建造堤坝的二十万梁国百姓被活活淹死。
想要水淹魏国,结果一个魏国士兵都没淹死,反而把自己国家的老百姓淹死了几十万,萧衍干出这种“花园口”行为,却并没有为自己害死几十万百姓而感到愧疚,反而将怒火发泄在建造堤坝百姓的家人身上,认为是这些百姓建造堤坝不给力,才导致他北伐的计划失败,因此将二十万百姓的家人通通贬为奴隶。
平日里,凡是宗室世家子弟残害平民百姓,萧衍从不过问,一旦有平民子弟抱怨宗室世家子弟太过贪婪无耻,萧衍就会立刻让人将这些敢于抱怨的百姓诛灭全家。
权贵可以随意蹂躏百姓,哪怕叛国造反也可以被原谅,而普通百姓却不被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怨言,这就是萧衍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