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没什么好讲的,我们略过。
风在吹,花草在飘摇。
中午没有点外卖,而是去的小区门口小店,打了两荤两素吃的。
路上和好多人擦肩而过,内心勾勒他们的人生,会是什么模样。
是欢喜多一些,还是悲伤多一些?是面红耳赤的争吵多一些,还是嬉笑打闹多一些?
那几个年过花甲的人对这个人世间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呢?
那几个还在读幼儿园的小盆友,平时是被称赞“乖”呢,还是“顽皮”呢?
他们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和老师都相处得如何呢?
若是生活在市区,每天出门,总能碰到些“陌生人”。我们似乎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却又如此的不同。
这里,这个小区里有他们口中会常常提到的“家”。而我只是一个过客。
我的家,我从小一直向往的,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
那似乎是已经成为了一个执念了。
我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父亲曾经带着我,指着我们家的地下室说,以后你住这儿。
虽然是笑着说的,应该是没有恶意的,但,我当时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甚至哪里放床,哪里放做饭的东西,我都在脑中认真地做了规划。
然后就是,如何养活自己的事情了。那时候虽然小,但是“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就有赚钱的概念,做饭这件事更是家常。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次去到地下室,都会规划那个不大的空间,规划我以后的生活。
如果,哪一天爸爸不要我了,我可以住在这里,平时可以去镇上领取一些手工编织的材料来赚钱,养活自己。
虽然父亲到最后也没有让我离开,去住到地下室去,但那个想法一直悬在我的脑后,时不时地就会提醒我。
以至于初中的时候,有几次想要离家出走,我都会很理性地想到,离开这里之后,我还能不能去上学,我住在哪儿,我靠什么养活自己?
有一次差点就实施了,但在门口徘徊了很久,想着要不要偷偷地走,然后给自己留个门,再偷偷地回来。
神不知鬼不觉地。
我当时甚至都没有准备任何东西,家里的钥匙我是有一把的,但也没有带。
那个夜晚,我就站在门后面思考了很久。我想,我离开了这里之后,恐怕是得去工厂里打工了,不能再去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