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其实也可以算是一封请柬。

内容是邀请关东城带着方间明回登州,据说她们家里费了好大的心力请了位久不出山的大儒。

为了说服她们,这位大儒姓甚名谁都说的清楚,让她们找人一问便知。

当然不是说春阳书院的山长不是大儒,而是人与人之间授课方法不一样,用方夫人的话说就是,这位大儒她们请回家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是为了给家里这些小子们一份助力。

事实上方家求学的不止方间明这一个孩子,家里少爷们分布在各个书院,好坏参半。

原本这样的事情方夫人是不会劳心劳力的让自己儿子回去的,因为以前他没那个能力,连考举人的希望都看不到。

家里只求他好好读完书以后娶妻生子培养下一代。

可他从来了春阳书院——不,自从认识关东城以后,像是变了个人 ,以前作天作地的大少爷,如今被关郎君管的服服帖帖。

这简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方夫人对自己儿子了解的很清楚,但凡换个人,她都不敢保证有这效果。

这也是她一直和关家有联络的最根本原因。

她比谁都清楚,是谁让她儿子从几乎不可能变的有了那么几分可能,所以有这样的机会,她想的不是先说服她儿子,而是先从怀初这里下手。

她自是知道怀初两口子情深意长,让人两口子分开实属不该。

可眼看着明年开春就要开考,她儿子究竟学了个什么程度她真不知道,这次家里花了大价钱请了名师来,她突然就生了些野望出来。

想来想去给怀初写了信,把请柬包在里头寄了出来。

她承诺的是只要关郎君愿意去,那么吃穿用度她全包了。

并且保证不会让人打扰她郎君温书学习,这话只差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有人抢她郎君。

怀初对此其实倒还好,她能感受到方夫人的急迫。

她并不了解方家是个什么样的家族,但当初方嬷嬷在的时候倒是跟她说了不少方间明的纨绔事迹。

连一向少在人后说人是非的方嬷嬷都忍不住说现在的少爷真的变了好多,可想而知他以前是多么的不着调。

学业上的事情怀初从来不干涉关东城的决定,大概方夫人也猜到了这一点,所以她在书信中委婉的请求怀初帮忙劝一劝自家郎君。

最多半年,夫妻俩就能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