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样本书库

随手打开宾馆的电视,发现播放是去年上映的电视剧《京北人在纽约》,看到满脸胶原蛋白的姜兄在厨房后厨刷盘子,还真有几分喜感!

电视开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一点介绍倒是很符合纽约在之后的美国人称呼中的那句调侃“罪恶之城”。

90年代我们国内与美利坚的经济差距是不能想象的,很多人终其一生或许也无法看到美利坚的风景,而《京北人在纽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尤其是主角在剧中的遭遇,事业失败后,他凭借在餐馆里打工切洋葱积累了大量财富,这让不少想发财的国人误以为美国“遍地是黄金”,从而加深了中下城市人们对于出国打工热潮的追求。

在电视剧后期,导演有意地把美利坚金钱思想放大了,在电视剧中的美利坚思想,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金钱去衡量,而且一旦你失去工作,地位就要比有工作哪怕是在缝纫机厂上班的工人都低,这种过于现实的剧情也让想去淘金的人望而却步。

《京北人在纽约》实际上是把两边的事情都干了,既反映了美国的繁华,又在真实的社会里体现了底层人物的辛酸。

不过怎么说,从这部电视剧播出后,第一波出国热开始了,然后大量英语培训班就冒头了。

貌似俞老师已经从京北大学辞职出来开培训学校了,好像是去年才办了第一个学校,这两天找个机去去见见,看他差不差钱,看看能不能抱上大腿,不参与斗争,只求分红的那种,想想以后成麻袋分钱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上一世自己为了儿子可是没少缴培训费,还把儿子送到了美利坚留学。为了陪儿子一起出国,自己一个初中生在英语上可是没少下功夫。儿子为了考试,自己为了能正常交流,仅培训费就缴了近十万元钱,一对一的老师,收费可是不便宜。

但效果是真的好,在儿子留学期间,自己和新认识的美利坚小姐姐,在床上交流完全没有问题,差点为国挣光,娶一个大洋马回国当媳妇。

现在出国手续好像已经比较好办一些了,但在大使馆排队的人比较多,想要办下来,还要有漫长的等待时间。

更麻烦的是如果以徐军的名义出国,还需要回曹县办理护照,而且自己刚刚退伍,估计老美的审查人员不一定能给自己放行。

以马老二的名义也比较麻烦,马老二在什刹海地区可是大名鼎鼎的精神病,去居委会开介绍信估计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