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牡丹,金桔树,各家大门口挂起的红灯笼,门上贴着的年画,墙上的对联…
年味,一下子就浓了。
重光第三年,在磕磕碰碰中恢复的港岛喜气洋洋,到处都是新年好的欢笑声。
位于上环德辅道西81至85号的潮州会馆大厦人满为患,要过年了,商会当然要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不过新年这般大喜庆的日子讲长篇大论就未免不美,还不如边听戏边饮酒,如此才不负好时光啊。
一直不见人影的白饭鱼总算出现了。
老鳏夫在这方面还是很靠谱的,卸下千斤担的他红光满面,在一片奉承声中,险些迷失了自我。
高要则跟颜成坤、姚木、鼎爷等人闲聊。
虽然相当一部分的潮州人都称呼颜成坤为颜咕噜,但实际上真论下来,颜成坤在潮州商会中的实力可以稳稳的进入前三。
“会长。”
自上次被高要重新拉回潮州商会后,颜成坤主动推动九龙其它潮州商会分会并入主商会。
成绩斐然。
颜成坤说道:“今年大丰收,人人有衣穿,家家有余粮,这都是会长的功劳。”
“不当这么讲。”
高要摆手,他有个毛的功劳,也不对,他是杆大旗。
旗帜在,人心就在,大家做事也安心。
所以要说起来的话还是有功劳的。
“最要紧是大家平平安安,也算是我对诸位会员单位有了个交代。”
一桌人笑容满面齐齐恭维:“会长谦虚了。”
搞了那么大事,港府都硬生生忍了,这是潮州商会前所未有的局面,仲感觉好像已经犀利如上海滩的潮州商会啦。
没错,当时十里洋场的潮州商会可是很犀利的啦,整个上海滩的白粉几乎都是从潮商手中流出去的…
高要微微一笑,花花轿子人抬人而已,他自然不会将这种吹捧放在心上。
“正好今天大家过来,阿鼎,把你那件事讲一讲。”
鼎爷现在等于是九龙城寨真正的办事人,按照惯例,他是有资格在潮州商会里留一张位置的。
当然了,前提肯定是因为他是潮州人…
“好的,会长。”
鼎爷抱拳:“各位,因为前些事故,乡亲们希望可以重建乐善堂。”
严格来讲叫九龙乐善堂,其在九龙的名声不亚于东华三院!
九龙发展的晚,从前其中心地带是九龙城寨,因为那里有官差驻扎。
当时大清的官员赴九龙城寨视察时均会于石板码头登岸,在码头附近有一墟集,那里设有“公秤”,附近市民货商交易均须先行在此公秤处秤量货物再行交易。
官员规定每次秤量所得款项全数用作赠医、施药和助殓之用,这便是九龙乐善堂的雏形。
等到1880年,乐善堂修建正式会址,并定名为乐善堂。
当时在寨城外设有龙津石桥海关,等乐善堂建立后,中方官员将此海关的责任与营运转移予九龙各乡之殷商,当时创堂堂址位于九龙寨城打铁街23号。
由于乐善堂是在大清官员的指导下创立的,而且创建者又是九龙的乡绅,地方又位于九龙城寨。
所以港府极不待见九龙城寨,直到现在都不肯正式认可乐善堂为慈善机构。
日占时期,由于乐善堂内多人牵涉反日活动,而遭东洋驻港军政府清算,使堂务及人力受到空前损失。
其后因为种种原因,乐善堂都空有其名而无实际之实。
到现在,九龙城寨都成立居民福利会,甚至有保安队了,九龙其它地方的乡绅便有点极了。
因为一直以来乐善堂都是九龙的乡事中心,各殷商、乡绅如果有什么事情的话,都是在这边讨论。
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那便推举总理找港府处理。
其政治色彩十分浓厚。
白饭鱼那不靠谱的又没说起过,所以高要一开始是不知道的,是后来他看九龙城寨的寨志,发现这边竟然有个类似保良局的机构,顿时如获至宝。
“这确实是个问题。”
高要说道:“乡亲们的需求很强烈啊。”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哪还有不懂的?
既然在潮州商会里讲起,会长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希望由商会出面来主导乐善堂重建之事。
当下众人便纷纷道:“会长说的是。”
“乐善好施,服务华界,这向来就是商会的传统,与乐善堂的理念不谋而合。”
高要点头:“时代在变化,乐善堂的根是肯定不能丢的,不过组织形势要变一变。”
港府不肯认乐善堂,是因为乐善堂的本质是地方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