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上来说,当时王安石已经被罢相了,主持变法的已经不是王安石,而是神宗本人。所以,苏轼反对变法已经不仅仅是反对新党,反对王安石。对于神宗来说,他会觉得苏轼这是反对他神宗。”
“那完了,这么来看,苏轼再有才也没用了。”
众人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
在这样的政治之下,这已经不是苏轼狂不狂,傲不傲的问题。
而是神宗要推行变法,他要扫清一切阻碍的声音。
“江宁老师,后来呢?”
众人切急的问道。
虽然有一些对于历史熟知的。
或者说。
这两天,不少人恶补了一些关于苏轼的历史。
但史料对于苏轼介绍的太少,而且更多的也是恶评。
至于为什么?
太多原因了。
不是生前为恶,死后就会恶评。
也不是生前为好,死后就能得到好评。
范仲淹向仁宗为刘太后求情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史官也得按皇家的意思去写史书。
也正是这一个原因。
大家对于乌台诗案并没有太多的认知。
哪怕知道。
后面苏轼被贬到了黄州,但具体这个过程怎么样,众人也并不是很清楚。
“乌台诗案影响很大,当时神宗一度想处死苏轼。与之同时,营救苏轼的也有很多。比如旧党的一些元老,如司马光他们。但司马光原本就是旧党的领导,当时的神宗对于司马光他们并不是特别信任。所以这一些旧党元老虽然求情,但并没有多少用。”
“随后那就是当时的宰相吴充出来为苏轼求请,因为王安石被罢相了,所以吴充当时是为宰相。吴充与王安石交好,他的儿子还娶了王安石的长女。神宗对于吴充也比较信任,他觉得吴充这个人即不偏袒新党,也不为旧党说好话,比较中立,所以就任他为相。吴充说,陛下一直推崇尧舜,不喜曹操。可是曹操都能容下许多质疑他的大臣,为何陛下不能容下苏轼呢?”
“除了吴充之外,当时的太皇太后曹氏,她闻苏轼才华,亦为苏轼求情。并对神宗说,当年仁宗对嫔妃说,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这两人,就是苏轼两兄弟,你这样杀了他,真的好吗?”
“还有一位官员,叫做章惇。他其实是新党代表人物,他从地方刚刚回到京城,知道苏轼犯了事之后,第一时间就向神宗求情,希望对苏轼从轻发落。”
“还有参与审案的大理寺和审刑院,也倾向于轻判苏轼。”
“当然,更不用说苏轼的弟弟苏辙了,苏辙上书,直接就以他的官职抵消哥哥苏轼的过失。”
乌台诗案不仅是一场对于苏轼的案子。
同时。
这一场案子,一系列重大人物却是先后登场。
众人想都没有想到。
苏轼所犯的案件,竟然让一系列幕后大佬都跟着为他求情。
“乖乖,这大局面啊。”
“嗯,旧党的人为苏轼求情,中立的人为苏轼求情,连新党的人都为苏轼求情。”
“不只啊,连太皇太后都为苏轼求情。”
“哈哈哈,连刽子手都为苏轼求情啊。”
“哥,那是审判官员,哪里是刽子手。”
“一样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更让人感动的是弟弟苏辙,竟然以自己官职抵消苏轼过失。难怪墨水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