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和字典的面世,很快就引爆了朝歌城。
最开始的时候虽然也轰动,但只限于贵族,因为识字的也基本上都是贵族。
他们都明白简体字和字典的价值,当然也乐意接受简体字,因为当下的文字实在是太繁复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画。
象形字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即便是有了纸,写字的速度也依旧提不上去。
但简体字就不一样了,横竖撇捺,工工整整,既简洁又书写方便。
在他们看来,简体字的诞生,其功劳不下于仓颉造字。
当然,也有些老古董觉得简体字就是离经叛道,失去了当下文字的唯美和底蕴。
但这种老古董终究是少数,不影响主流舆论。
只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为殷启歌功颂德,朝廷就颁布法令,要在全天下进行推广。
与此同时,对官和吏进行了明确划分。
配合朝廷的法令,朝歌城内,殷启布置了三十六块玉柱,就像两座学院前面的玉柱般,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其中的字典传承。
这下子,整个朝歌城都沸腾了。
“呜呜,真没有想到,我都半边身子入土了,还能做个读书人!”
“启王殿下当真是大仁大义,德比三皇!”
“殿下当真是用心良苦,为了推广字典,竟然专门为我们炼制了这种神器!”
“殿下万岁!”
……
自古以来,除了修者,就属读书人地位最高。
如今就连最普通的平民都能成为读书人,而且还是个学识不凡的读书人,这让百姓们如何不欣喜,如何不激动。
以前殷启虽然仁义之名远播,但实际上离他们还是太远。
至少,殷启的仁义没有恩泽到他们。
以前他们吹捧殷启,也是跟着主流舆论走,并没有太在意。
但现在不同了,推广字典,让他们实实在在获得了好处,不仅能够识字,而且还明白了很多道理,这都是以前无法想象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殷启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感激,追捧起来更加卖力。
整个朝歌城,现在舆论是一边倒。
至于殷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