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韩信会萧何

萧何表情一肃:“哦?足下认为主公不应去取雒阳?”

韩信点点头:“然。武安侯取雒阳虽是言称为鲁公开道,但鲁公若能击败王离,整个三川震动,雒阳不难下,鲁公可轻取之。在这种情势下,武安侯先占雒阳,会不会被鲁公认为是为了争功?”

萧何的脸色不太好看了。

“另外,仆知鲁公军中粮秣不足,若王离是主动退回关中避战,则敖仓粮秣王离自不会留给鲁公,即便无法全数运返关中,也会举火尽焚。这一来,鲁公必然遣军遍取三川各城搜集粮秣。雒阳为大城,百姓众多,若鲁公得城就可在百姓户中搜取所有存粮以资军用,且以鲁公行事,多会借机屠城。可雒阳要是先落在武安侯手中,武安侯若以仁善之心担忧鲁公屠城而据城阻鲁公,鲁公又会作何想?”

萧何汗下来了。

且不说刘邦本性上就比项羽要仁慈那么一些些,张良还专门劝谏刘邦所到处要显示仁善以收民心,那样的话就很可能出现韩信所推测的情况。

刘邦领军去夺雒阳,张良站在刘邦的角度考虑是反对的,认为刘邦现在粮秣够用,就为了雒阳的六十万石粮食在项羽眼皮子底下虎口拔牙,太危险。可刘邦说出了一番理由,让张良又不免动心。

刘邦说,即使项羽破秦而得关中王称号,以项羽的心思也不会居于关中,一定会回返彭城。而项羽若不能攻破秦关,则更不会对三川郡这样靠近秦如此近的地方感兴趣。

刘邦笑着对张良说,三川郡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这里本来就是韩国领土,若能拿到手,那也是在帮助韩王扩土。若韩王可增加韩国领土而安稳又安心,他就能长期借用张良,这才是他的目的。

张良是韩旧丞相的后人,无论是心中在意和大义所需都必须为韩国和韩王效忠。刘邦口口声声为了韩国,让张良不免动心。

这人只要有了私心,就不那么坚定扞卫刘邦的利益了。所以张良对刘邦去取雒阳最终默认了,还跟随刘邦一同北进。

萧何轻咳了一声:“足下有所不知,司农参曾告于在下,说雒阳城中应有粮秣六十万石,主公取雒阳也有获取这些粮秣的想法。”

韩信大惊失色,猛地以拳击掌:“不知武安侯已行几日?先生当立即遣使以快马日夜兼程去告武安侯,即使已获雒阳,也万勿取其粮秣,当封存以待鲁公,否则大祸至矣。武安侯领军应仅数万,鲁公号令诸侯军三十余万,如何相抗?若武安侯献粮于鲁公,尚可劝谏鲁公勿要屠城,勿要取粮于百姓,可全其仁善之名。”

萧何听后倒是一点不耽搁,立即唤人取墨简,同时让人去叫夏侯婴。当他匆匆草就了一封信后,夏侯婴也到了。

萧何将套好麻套的信交给夏侯婴:“汝速遣百卒,各双马,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信交付主公,切切。”

夏侯婴虽然显露出极为吃惊的样子,但并未多问什么,转身出了大堂。

“唉,足下如果能早到数日,或许主公就不会去雒阳了。”萧何看着韩信时的表情已经变得既亲切,又包含几分敬佩:“主公能得足下相辅,乃主公大幸。”

他又沉思了片刻:“以足下的想法,主公得南阳及南郡为基,其后将如何做?”

韩信心中一喜,看来这位刘季不是那种安分守己之辈。也是,既然能出现“赤龙之子斩白龙之子”这种事情,若斩白蛇是虚托故事,说明刘季原本就有野心;若不是虚托而是确有这等奇异事发生,那就算原本并没有什么野心也会被挑起野心来。

“先生,当下山东已存齐、燕、赵、代、韩、楚数国,魏国虽为秦锐所灭,山东甫定后也会重新复国。但是,”韩信特别强调了一下“但是”两字:“这种格局未必是鲁公所愿。鲁公聚诸侯之力谋秦,即便最终无法灭秦,山东亦已脱离秦控,然鲁公也必然想如春秋五霸时那般成为山东诸侯之霸主。代国未参与诸侯击秦,又有太行屏障不易图,鲁公或不觊觎。其他诸国现居王位者,在此番合纵击秦中并无寸功。鲁公要立霸业,极可能重分天下,大封联军中的各国将相为诸侯。国小易于掌控,可使鲁公确立霸王之位。”

“那武安侯……”萧何欲言又止。

“武安侯已占据南阳,并将得南郡,此两郡非鲁公所欲得,只要武安侯未恶了鲁公,应也可得一王号,为山东诸侯屏藩关中虎狼之秦。”

“足下言,在下茅塞顿开,请继续。”萧何有些殷切。

“鲁公称霸,凌驾诸侯之上,并分现有诸王领地于新诸侯王,必致旧有诸王心怀不满,山东局势稳定不了多久。山东局势不稳,则武安侯便有用武之地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新诸侯得以立国乃鲁公之力,他们又如何会反戈一击?”

“这就需要武安侯称王后,秣马厉兵待机。韩王与武安侯近,一旦时机到来,武安侯可分兵两路,一路沿河水东进彭城,一路过河水北取魏、赵、燕、齐。沿途诸侯愿与武安侯联合则会盟合兵,不愿则灭之。鲁公只能伐其一路,不可能两路兼伐。武安侯以一路拖住鲁公,另一路击其腹心,则山东可由武安侯而定。”韩信慷慨激昂的说着。

但随即他的话音一弱:“只是此略不可急进,须得数载慢慢消磨鲁公锐气,最后再一举而下。仆随鲁公征战已有时日,须知鲁公军事才能非凡,若想一鼓而灭之,必遭反噬。”

“两路并进,仆可领一路,武安侯亲领一路,山东可定。”韩信最后来了个总结性发言。

曹参文武兼通,在武关已经考较过韩信,在给萧何的信中也说明自己认为韩信应非空口谈兵之人。现在韩信将大势一分析,萧何也信服了。

但萧何转眼又想起一事:“主公若定山东,当如何与秦相处?秦若在主公与鲁公决战之际突然出秦关击我后背,又当如何?”

韩信哈哈一笑:“先生多虑了。当武安侯与鲁公决战时,必合兵数十万,秦人若出关中就会直面如此大军,吾等有何可惧?同样,武安侯若能灭鲁公而定山东,当趁士气正高时如破竹之势直取关中,则天下可定。”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