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只剩了一栋祖宅和一个原配嫡妻,也就是晏宁的曾外祖母。
就连家里的三个姨太太也典给了人家。
虽然晏宁的曾外祖父不是个东西,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也亏得宁家败了,否则,解放后以宁家的家业,在那个特殊时期,怕是连活下来都难。
综上总总,宁女士编的这么个理由还真的很合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豪富的老祖宗,想方设法的藏点儿宝贝留给子孙后代,也是情理之中,你还真挑不出人家的毛病来。
况且,如今因为翻修老宅挖出宝贝的社会消息屡见不鲜,实在没什么好诟病的。
大家顶多也就羡慕一二,顺便埋怨一下自家已经作古的老祖宗,没给自己当富N代的机会。
午饭是宁女士做的。晏宁的厨艺虽然不错,但同宁女士比起来,还是要略逊一筹。
所以只要是宁女士在家,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做饭,晏宁帮着打打下手。
吃过饭,睡了个午觉起来。晏宁便戴上渔夫帽,穿上防晒衣,骑上小电驴往田里去了。
(特此说明一下:在北方,谷子通常说的是小米。
在广大的南方,谷子就是稻谷、水稻,所以宝子们也不必纠结,谷子是不是稻子的问题。
另外,在南方“田”通常指的是种水稻的稻田,而“地”是因为放水不便,拿来种菜的。)
晏家抱着族谱往上翻三代都是农民,到了晏爸爸宴晋城这一辈更甚,一跃直接成了花江县最大的农民。
当然,他还有个十分好听名字,叫“水稻种植专业户”。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地。
花江县的年轻人紧跟时代的潮流,大多南下珠三角打工,原本种稻的良田大量荒废。
当时晏爷爷还在。
老爷子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对土地有极深刻的感情。
看着大片的良田荒废或是被外地人承包去种烟叶,他心疼得直滴血。
沉思了两个晚上后,他劝住了同样准备南下打工的儿子晏晋城,说了自己的打算。
随后,父子两个找到了村支书,说要承包村里的良田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