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去年一年在总公司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出差,但陈兵去年出差的地方,主要是内地、东南亚、和欧洲,已经一年多没有来过灯塔了。
今年陈兵也不准备在灯塔多露面,而且也尽量让英豪体系,在灯塔低调一些,主要是这两年灯塔的电子产业江湖有些险恶。
去年灯塔与霓虹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的升值,确实很大程度上压制了,霓虹半导体产业对灯塔的进攻,但霓虹的进攻并没有全面停止。
过去十几年,霓虹在电子半导体领域潜心发展,已经积累起了很雄厚的实力,诸多的霓虹厂商对灯塔市场,一直是虎视眈眈。
80年代,可以说是霓虹电子产业最为辉煌的时代,在对灯塔的产业进攻中,一直在不断的取得胜利。以灯塔一贯的尿性,哪里忍得了这个。
去年的时候,灯塔已经开始对霓虹的电子半导体产业,展开了臭名昭着的301调查,而今年,那个影响深远的美日半导体协定,也会正式签署。
这段时间,灯塔更高层面的力量,在电子、半导体领域非常的活跃。
英豪虽然与大部分灯塔厂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也在灯塔找了不少的中介机构,向灯塔的更高层面力量,缴纳了不少的保护费,不过这两年风高浪急,陈兵还是有意减少了在灯塔的活动。
只要过了今年,明年其实全球电子产业的格局,就会出现非常巨大的转变。
今年是灯塔半导体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年,一方面是灯塔通过美日半导体协定,给霓虹半导体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另一方面,PC产业的高速增长期,会很快真正的到来。
个人电脑最早在1975年就开始出现了,而且市场容量一直在快速的增长,在1981年,个人计算机的出货总量,就突破了100万台的关口。
只不过,这个阶段,其实个人计算机还以APPLE 2等入门级的计算机,为市场销售的核心。
从1981年,IBM开始推出PC机架构,个人计算机产业的就开始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性能更加强大的PC机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开始快速的攀升。
不过,这之后的两三年,PC机还处于导入期,按出货量指标,市场的主流产品依然是那些价格比较低廉的入门机,PC架构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比依然比较小。
1984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各类个人计算机的年出货量,第一次突破了500万台,而286计算机的推出,使得PC架构开始真正成为个人计算机市场的主流。
一年之后,即使是用出货量来看,PC架构在整体个人计算机中的占比,也第一次超过了一半,真正成为了个人计算机的主流架构。
到了1987年,个人计算的总体年出货量,终于突破了1000万台的大关,而PC架构在市场中的占比,也提升到了近七成,彻底引领了市场。
而那些廉价的入门机,其他架构的计算机,不仅在市场上的份额占比开始下降,绝对的出货数量也开始出现了萎缩。
这个阶段,PC机的强势表现,很大的原因就是386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真正的拓展出了巨大的应用市场。
此后,PC架构彻底统治了个人计算机市场,并且开始进入爆发性的增长期。
历史上,个人计算机出货量1987年刚刚突破1000万台,到了90年,就突破了2000万台,96年5000万台,99年正式破亿。
从1981年到1999年,个人计算机的出货量从100万台,上升到1亿台,18年的时间,扩张了100倍。而如果用销售额来看,个人计算机的市场规模,更是从十几亿美元,上涨到了千亿美元,扩张了500多倍。
全球电子产业未来几十年的高速的发展,是PC、手机、消费电子为主要引导力量的。
在80年代,是由个人计算机来主要引领的。
而到了90年代,除了个人计算机在继续快速膨胀之外,又叠加进了新的杀手级产品,手机。手机的爆发速度甚至还要超过计算机,用了更短的时间,造就了一个新的千亿级应用领域。
美日半导体协定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影响可不仅仅是局限在半导体领域,而是代表灯塔对霓虹电子产业全面打压的开始。
虽然87年开始,在计算机市场高速增长的引领下,灯塔的电子产业重新回到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对霓虹的打压表面上有所放松,但其实对霓虹的技术限制,从来没有中断。
80年代初,霓虹的PC产业其实也已经奠定了不错的基础。但受到灯塔的强势封锁,霓虹的计算机产业只能关上大门自家玩,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全球主流的PC市场。
而在手机方面同样如此,霓虹的电子企虽然不少,但在手机领域几乎都没有任何真正的作为。
灯塔在PC和手机方面,对霓虹的压制极其成功,霓虹的厂商在这两个最重要的市场上,几乎没有获得什么太大的好处,这就使得霓虹的电子产业迅速走向了衰弱。
小主,
霓虹厂商,在这种压力之下,只能将精力放在了另一个重要的市场上,那就是消费电子。可以说消费电子是90年代支撑霓虹电子产业的重要核心。
但等到新世纪之后,内地、对岸、宇宙半岛的电子业开始了全面崛起,又几乎抢光了霓虹厂商的消费电子市场。
到了陈兵重生之时,霓虹曾经名声响亮的电子企业,其实已经只有不多的几家,还在苟延残喘了。
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回看霓虹与灯塔的电子产业竞争,霓虹实际上是选择错了进攻的时机,发动的太早了,是非常严重的战略失误。
按照历史上电子产业的高速膨胀轨迹,其实,在80、90年代,电子企业的经营重心,根本就不必放在与竞争对手的厮杀争夺之上。
市场上到处都是快速出现增量市场,足够灯塔、霓虹的厂商进行瓜分。
如果假设一下,80年代初,霓虹没有与灯塔产生如此大的产业争端,霓虹的PC产业能够像家电产业一样,成为市场的主要玩家,霓虹的电子产业会发展到一个多么恐怖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