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严重的经营战略失误,迅速的改变了市场的格局,IBM的市场占有率,几年之内就从70%,直线下跌到20%,再也不是PC机市场的那个第一霸主了。
到了90年代,失去了霸主地位的IBM,并没有想着要回头与INTEL去修复曾经的良好合作关系,而是联合了苹果、摩托罗拉,一起去搞了一个AIM联盟,试图推出POWER架构的PC芯片,去与WINTEL联盟相抗衡。
最终,这个计划并没有成功,IBM和苹果在个人计算机领域的影响力,也开始跌向了谷底。
这一世,因为陈兵的乱入,英豪的出现,其实PC市场的产业格局,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英豪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快速崛起,抢下了30%的市场份额,虽然还落后于IBM,但也使得IBM的份额,只是勉强超过50%,并没有成为前世那种独占70%市场份额的绝对霸主。
现在386芯片发布了,INTEL还是按照历史惯性,走上了垄断CPU市场的道路。
但IBM哪?还会犯前世那种愚蠢的战略错误吗?
对于这一点,陈兵是不敢奢望的。
很多时候,“鹰之一手”是否会出现,可能比“神之一手”还难判断。
现在英豪已经在市占率上紧紧的咬在IBM后面,对IBM造成了不小的压力,陈兵不可能再把希望寄托在IBM继续犯错误上面。
当然,IBM如果能够继续被那些愚蠢的官僚,带上错误的道路,陈兵是肯定笑不动的的。
小主,
英豪提前拿到了INTEL 386的资料,陈兵也知道,IBM同样提前拿到了资料,所以陈兵的经营策略,是按照IBM可能会与英豪展开技术竞争准备的。
这次,陈兵亲自来参加这个展览会,就是要来看看IBM,是否也会这么快推出386计算机,是否还会有其他的手段出来。
在386计算机的竞争上,其实英豪是有优势的,这个优势就在于WINDOWS。
历史上WINDOWS是微软开发出来的,PC的早期时代,微软其实是依附在IBM之上的,早期的WINDOWS,也没有上来就显示出独霸市场的能力。
直到386计算机推出之后,微软借助硬件能力的提升,将WINDOWS的版本进化到了3.0以上,才在市场上真正占据了全面的优势。
但这一世不同,WINDOWS这个产品,被英豪抢来了,在286时代,陈兵就把WINDOWS推进到了2.0阶段,已经显示了很强的竞争力,几乎成为286计算机的常规配置。
这次随着386的出现,英豪这次也会将WINDOWS的版本,继续向前推进到3.0阶段,显示出更强大的优势。
原本历史上,微软这时还是IBM的手下小弟,是等到IBM出现战略失误,微软才开始出来另立门户,与INTEL组织WINTEL联盟的。
这一世,微软被英豪彻底打压住了,已经转向了UNIX领域,IBM在286上,就采用了英豪的WINDOWS系统。
陈兵也猜测不出,IBM如果要推出386计算机,在操作系统上,会使用什么样的产品。
至于笔记本电脑,英豪此时推出来,并没有想要马上就取得市场胜利的想法,更多的是想占据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同时为自己的笔记本产品后续研发积累经验。
其实,市场上早就有了不少开发笔记本电脑的尝试,康怕在1982年就开发出了重达14公斤的手提式便携计算机,并且在市场上有了一些销量。
而IBM和东芝,也在1985年,分别推出了Pvertible和T1000,这两款产品的重量和体积已经比康柏的产品优化了太多,已经可以称为膝上型电脑了。
当然,这两款计算机,其实只能算做笔记本电脑的雏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这辆款计算机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与PC比起来,性能差异更是十分的明显,以东芝的T1000为例,85年推出的时候,还是采用的8086的CPU,而此时PC机已经进化到了286时代。
如此昂贵,而又性能落后的产品,是无法符合家用与商用市场的需求的,除了一些对于移动应用有特别需求的客户,很少有人会购买这两种产品。
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其实是IBM在1992年推出的ThinkPad 700C。
笔记本电脑导入的进程如此的漫长,是因为笔记本电脑对工业生产能力的要求,远比PC机要高的多。
从笔记本的核心架构上,其实与PC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但笔记本要求对各种部件大幅的小型化,这是笔记本能够做的轻薄的基础。
而且笔记本电脑与传统的PC比起来,还需要两个配套技术的成熟,就是电池和平面显示用的LCD。
这两个技术,现在仍然处在研发的导入期,还需要几年的时间进行酝酿,才能够成熟起来。
英豪其实早就在为笔记本电脑的研发做准备,之前与霓虹厂商的冲突,起因也是英豪寻求与霓虹夏普合作研发LCD技术受阻。
那时候,英豪就开始独立的搞起了LCD、电池的技术研发。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英豪的这些前置研究,也勉强能够达到应用的要求,陈兵这次也就顺势,将笔记本电脑这个产品送到了电子展会之上。
英豪这个产品,其实与IBM和东芝已经推出的两款产品差不多,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不可能短期内就能够吸引到大量的客户需求。
但陈兵对这个产品依然十分重视,因为即使是少数的用户,也会反馈大量的应用经验,为后续的研发提供便利。
而不落后于IBM、东芝两家太久,也同样重要。
这两个可都是历史上笔记本电脑领域重要的玩家,大家保持差不多的研发进度,在几年后笔记本电脑市场正式开启时,就不会在宣传上,落后他们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