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华阳临危,兵戈再起

夜沉如水,正是凉意沁骨的时分,秦宫外静寂无声,唯独宫内烛光摇曳,照映得殿中众臣影影绰绰,神色各异。秦昭襄王端坐于御座之上,面色沉静,犹如亘古不变的雕像,唯有眉间的冷肃之意隐隐透出几分深沉的思虑。

“赵、魏两国合兵来犯韩国,此举乃直逼秦境。韩国虽在险途,然唇亡齿寒之势不可轻视。”秦相范睢率先发言,语声沉稳且掷地有声,“华阳若失,赵、魏次而窥我。”

众臣闻言,面面相觑。彼此心知肚明,秦国以东有魏、赵之盟,南有楚国虎视眈眈,韩国虽是秦之屏障,却更是一道脆弱的围墙。此时,韩相陈筮已率求援之使至秦,若不出兵,韩失华阳,将给赵魏腾出进攻秦地的良机。

座中有将军蒙骜,眉头紧锁,缓缓开口道:“王上,魏赵之兵合力而来,其势必不可小觑。若使白起将军出征,当于速决战中牵制敌军,再作远虑。”

此言一出,昭襄王的眼眸微微一动。他知道,蒙骜虽为一介勇将,然其见地不失精明。转而看向坐于侧首的白起,轻声道:“将军意下如何?”

白起身披玄青甲胄,气度沉稳而威严,面如坚石,眼神却如寒冰,沉默片刻方道:“臣以为,赵魏两国合兵,已非寻常交锋。以小胜逼退则功不可大,若速决而退之,难免贻患。臣请以少军奇袭,断其辎重,乱其阵势,再伺机发起正面攻势,方可稳中制胜。”

王闻之默然,目光中寒芒闪烁。半晌,方缓缓颔首,“此计稳重,然兵贵神速,须谋略得当。”他略一停顿,继续道:“此番出兵,白起为帅,尔等当全力辅佐,务令我军士气高昂,不容丝毫怠懈。”

昭襄王话音未落,臣下已纷纷起身行礼,齐声道:“臣等谨遵王命!”

翌日,朝阳初升,白起府中却仍是寂寂无声,唯有风吹动竹林,沙沙作响。张述立于庭院中,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量。自昭襄王遣他随白起之后,他便一刻不敢懈怠,深知此行之凶险。赵、魏联军来势汹汹,韩国岌岌可危,秦国却不得不应战,这对白起而言,非但要以快战决胜,更须谨慎谋划,方能一击制敌而不至失策。

正思索间,忽见白起自后堂步出,目光沉凝,步伐如风,浑身杀气凛然,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他见张述伫立庭中,缓缓颔首,略一抬手示意他随行。张述立即跟上,二人并肩穿行过庭院,直至书房,白起方停步道:“华阳之战,绝不可操之过急,赵魏欲取韩国,是欲借地为长,固其后患,进则近我边疆。”

张述凝神倾听,片刻后问道:“将军以为如何应对?”

白起缓缓道:“战需定一奇兵为先,不破不立。”他目光微沉,缓缓拂袖而立,沉声道,“吾将遣偏将从侧袭扰,佯攻主阵,引赵魏主力倾注,再行正面击敌,方能以我之长击敌之短。”

张述听罢,心中顿生钦佩。如此奇策,将牵制敌军,使其仓促之中反成受困,且可免于秦军全力冲锋之险。

二人谋定方略,随即命偏将李郢、贺鲲率先出发,以少数精锐奇袭赵魏军之营地。张述亲自至前线传达将令,一路疾驰,直至夜色微垂,秦军已然逼近华阳城下。

华阳城上,韩将军韩厥身披甲胄,愁容满面。此时,韩军已被逼至极境,后援无望,士气低落。城下赵魏联军层层压迫,兵力数倍于韩军,随时可倾城而入。然韩厥久经沙场,虽内心焦急,仍守望固阵,以待秦援。

当秦军旌旗在远方出现时,韩军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士气瞬间大振。韩厥望着那翻滚的秦旗,心中涌上一丝希望,然而战局瞬息万变,他深知秦援虽至,却不知胜算几何。

秦军渐近,张述随先锋队率兵逼近城门,向韩军传报秦援已至。韩厥在城头望着秦军阵容,心中不禁暗赞白起之神勇,叹道:“秦将军不愧为虎狼之师。”

夜幕降临,张述领兵分布于阵地,白起主阵,其威严冷峻的身姿矗立于阵中,如山巍然不可撼动。赵魏联军中,主将赵奢冷眼观阵,虽知秦军援至,然并未显露惊慌之色,只是命令士卒加强防备,显然未将韩、秦联合放在眼中。

战事一触即发,夜风送来阵阵肃杀之意。

翌日清晨,战鼓震天,号角吹响,秦、韩两军协力布阵,秦军以白起为中军主帅,张述从旁协策,随时传达将令,观察敌势,通晓各军动向。

白起挥旗示令,秦军如潮水般涌向赵魏大营,鼓声隆隆中,战马奔腾,烟尘漫天。赵魏军中阵脚初时稳固,但当秦军偏将李郢出奇兵自侧翼袭入,赵军顿时慌乱,士兵节节败退。主将赵奢大怒,亲自上阵激励士卒,企图稳住阵势。然而,白起早已预见敌军之反应,提前埋伏的贺鲲一声令下,率军猛攻赵奢所在,赵军节节后退,不得不收缩兵力,主阵已现颓势。

张述眼见敌军阵型渐乱,便低声道:“赵魏之军势已乱,不如趁势而攻,予其重创!”

白起目光凌厉,顿时振臂一挥,秦军士卒应声齐呼,如雷霆般发起猛攻。赵魏联军士气已崩,战阵被撕裂,兵卒四散,纷纷弃甲而逃。赵奢面如土灰,心知败势难挽,便命全军退却,保全余部。

日暮西沉,余晖中秦军旌旗高扬,战鼓渐歇,血腥之气犹在空气中徘徊。张述抬眸远眺,望见白起巍然矗立于高处,静静凝视着远方溃逃的赵魏残兵。虽是大捷,然白起面色无喜,冷峻而无情。

张述驻步于白起身侧,低声道:“将军此战大捷,华阳无虞,赵魏退散,实乃兵家至胜。”

白起缓缓收回目光,淡淡言道:“今日之胜,唯阻其一时,来日恐再有疾风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