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魏境危局,战前谋划

魏国境内,魏王宫中灯火通明,案上摆满求援书简,魏王无力回天,朝臣们个个愁容满面,却无人敢进言。自从秦国大将白起率军进逼,魏国连连败退,边境城池几近失守,形势岌岌可危。此时,魏国正如一叶孤舟,漂泊于风雨激荡的大海,随时有覆亡之危。

魏王魏昭王立于殿中,面色苍白,眼中却透着几分焦虑与无助。战报接踵而至,尽皆不利,魏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迷。更令魏昭王头痛的是,诸侯国皆不愿施以援手。韩、赵、燕等国纷纷按兵不动,各怀鬼胎。纵然魏国曾是战国时期最为强盛之一,但此刻已然元气大伤,连曾倚仗的诸侯盟友也不再伸出援手。

魏昭王长叹一声,声如雷霆,震撼全殿:“魏国难矣!如今白起虎踞边境,我魏国却无强将可用,众卿可有良策?”

群臣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言。朝堂之上,唯余魏王的叹息声与案上竹简滑落之声交织而成的哀鸣。

此时,魏国境内各地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军队士气低迷。魏军虽人数众多,但久无大胜,士卒心气已衰。尤其是在魏境西北,秦军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迅速蚕食魏国的战略要地。前线告急,急如星火,而魏军的统帅却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术应对。

与此同时,秦国大将白起营中,亦是战前筹划的关键时刻。大帐之内,白起端坐上首,手中握着一卷舆图,双目如炬,细细端详着魏国的地形与军队布防。

“魏国四面受敌,已是外强中干,”白起缓缓道,声音低沉而冷静,“若能速战速决,则秦国可得大胜;若拖延过久,则恐陷入久战,反而为魏国所乘。”

帐中谋士、将领各有言论,有人主张立即发动总攻,以雷霆之势攻破魏国防线,直取魏都;也有人认为应以围困为主,逐步蚕食魏国力量。

张述静静站于白起身后,未发一言,神情淡然,但目光深邃。此时,他心中已有计策,然并未急于表露。片刻之后,见诸将纷纷献计献策,白起似有所思,他轻声咳嗽了一下,终开口道:“将军,魏国虽已受困,然其尚有一线生机,若我军急攻,未必能立刻取胜。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以阴谋相制,施以间谍计策,先乱其军心,后再乘机进攻。”

白起微微侧目,目光落在张述身上:“间谍计策?详细说来。”

张述上前几步,神色自若道:“魏军看似整齐划一,然则内部分裂。近来魏王求援无果,士卒心怀怨怼,若能渗透魏军,将谣言散播,挑起内部不和,则可瓦解其士气。待其军心动荡,我军再出奇兵,出其不意攻之,必能大获全胜。”

白起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张述虽为他手下较为年轻的谋士,但多次献策均有成效。他深知此人智计过人,往往能于微末处寻得破局之法。

“速战速决,破魏国根基,这确实符合我军战略。”白起略一思索,点头应道。

张述见白起已动心,遂进一步陈述:“我军之强在于锐不可当,魏军之弱在于其内部矛盾。若仅依靠正面攻打,或许耗时颇长,魏国尚有一线翻盘之机。但若以间谍之法,利用其内部矛盾,瓦解其斗志,魏国不战自溃,士卒无心作战,战局可一朝定矣。”

白起沉默片刻,复又低声道:“此计甚妙,然间谍渗透之事须慎之又慎,不可草率行事。”

张述笑道:“将军所虑甚是。然魏军军心涣散,正是渗透时机。小人已选出数人,可先行潜入,散布谣言。且我军亦可放出风声,假意进攻他地,引得魏军兵力调动,使其军心大乱。”

白起闻言,目光一亮,猛然起身道:“好!此计正合我意。”

此计决议之后,秦军迅速部署,张述的谋略也随之展开。数日之内,便有秦军间谍悄然潜入魏军内部,他们假扮魏军士卒,在军中散布种种不利传言。魏军本已士气低迷,听闻传言后更是人心惶惶,甚至有谣言说秦军已在某地集结,准备发动总攻,魏国必亡。

魏军统帅急忙派出使者四处求援,却屡屡碰壁。久而久之,魏军内部开始出现矛盾,士卒之间互不信任,军心愈加涣散。魏国将士们的士气已然不足,士兵们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惶惑,令整个阵营陷入了不安的氛围。

而此时,白起已静静等待着时机的成熟。数日后,张述带来消息:魏军内部已近崩溃。白起不再迟疑,遂下令全军出击,兵分两路,直捣魏国要地。

在白起的指挥下,将士们迅速出动,逼近魏军营地。张述的计策见效,魏军已经自乱阵脚,白起趁势而入,势如破竹。

“攻!”白起一声令下,秦军如猛虎下山,直扑魏军。

魏军将领见状,惊慌失措,来不及反应,便被扑了个措手不及。战场瞬间化为一片混乱,士兵们尽显惊慌,原本骁勇的战士纷纷后退,面对秦军如潮水般涌来的攻势,已无力抵挡。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秦军势如破竹,逐步推进,魏军在混乱中节节败退,转眼间已然不成气候。

当黎明的曙光逐渐驱散黑暗,战场上的尸体与破败的铠甲映衬着血色的朝阳, 白起站在战场之上,目光冷峻地俯视着这片曾经坚不可摧的魏国城池,他知道,魏国已成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