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溶洞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

宴会并没有持续到晚上。

座中诸位,除去几个年轻女子和辛归路之外,余者都有些酒量。觥筹交错,至未时末,宾主尽皆醺然。

温无病取出怀表看了看,提议道:“再过两刻钟,二气洞内将会阴阳交替,正宜前往一观。咱们不如暂且停杯,留待下次再饮如何?”

朱大先生和郭大悟昨晚已经游览过那洞,知道其中景观奇妙,一日夜间就能变化好几种环境。

辛归路虽然吃东西慢,此时也有了八九成饱。且他滴酒不沾,本就熬席难耐,听说“二气洞”这等有趣,更增添几分好奇。

席散后众人下了阁楼。温无害照旧充当导游。张月儿需要练习外功招法,被其师父打发去了演武场,便没有同行。

三位客人跟随温无害一路朝着入谷时的玄关行去。直走到那块庞大如小山的青石旁边,辛归路才知这里另有蹊跷。

温无害绕至巨石侧面,自怀中取出一个火柴盒大小的金属瓶。打开之后,里面亮亮晶晶,装着些水银状液体。

只见他以右手食指为笔,沾了沾瓶中的银色“墨水”,在凸凹不平的石头表面上作起“画”来。三下两下,便绘出了一扇半圆形的月亮门,“门”两边对称排列着几个符咒般的花纹。

在辛归路充满诧异的目光中,温无害用力一推,这扇刚刚画出来的门居然被打开了,露出黑沉沉一个洞口!

明知“温寒谷”是个非同寻常的地方,自清晨入山,一路行来,辛归路早已见怪不怪。但他还是被东道主这“神笔马良”般的操作唬了一跳。

朱、郭二人已经被“惊诧”过一回,此刻见辛归路也瞪大了眼珠来回打量这石洞,都微笑起来。

“这些禁制之法,大多是历代祖师爷们留下来的。我等不成器的后人,只好依葫芦画瓢……”温无害苦笑着自嘲。

一股气流自洞口打着旋涌出,吹在几人脸上,但觉热热烘烘。

夏日午后,骄阳耀目,即使在这高海拔的山区,气温也已超过了三十度。辛归路本以为深洞之中必然要阴寒些,没想到里面跑出来的热气竟比室外温度还要高不少!

温无害抬手看看腕表,又道:“再等五分钟,正好进去。”

辛归路围着洞口转了两圈,未能看出其中的机关奥妙。

五分钟后,洞中空气果然不再炎热。温无害一马当先,三位客人随之鱼贯而入。那扇画出来的“门”,则在他们身后凭空消失不见。

向下的楼梯足有二百九十九阶。如同进入“温寒谷”的那条暗道,只要有人经过,左右两旁就会亮起微光——但这并非什么五行术法,只是些布置极为巧妙的感应灯而已。

到达底部后,朝右手边一拐,一处天然溶洞出现在辛归路眼前——

~~~

幽光映出了奇景,恍恍惚惚,他们仿佛置身于某个光年之外的异世界。

自然之手在无法计量的岁月里,精心构建出了眼前这个辉煌的展厅。从天顶垂下或者自地底生出的一件件“雕塑作品”,用数亿年的沉默来嘲讽——嘲讽人类最伟大的艺术家也不过是些拙劣的学徒。

更加具有天赋的人则能够察觉到自然赋予这片奇观的真正礼物——灵气涌动,“温寒谷”的神魂就隐藏在这里……

一条小溪发出“淙淙”水声,轻柔地自四人脚下穿流而过。

无数石笋、石柱、石芽、石幔、石花,参差错落、琳琅满目,姿态无奇不有、形状包罗万象,层层叠叠地展示在高阔皆有数丈的曲折空间之内。

异于其他溶洞的是——这里没有使用不同颜色的彩灯来刻意营造梦幻般场景,在黯淡的光照下,洞内所有“石雕作品”都是黑白分明。黑者如染墨,白者如盖雪。

还有些半黑半白的巨大石幕,两种颜色穿插分布,组成了一幅幅水墨丹青似的“壁画作品”,仿佛在描绘着人类初诞之时的洪荒故事。

尽管不易被察觉,“温寒谷”的历代弟子还是在这片秘境里留下了他们活动的证据。

一条人工开凿出的小路歪歪扭扭、盘盘绕绕。或明或暗的地方,能够看到不少镌刻、镶嵌的痕迹。辛归路毫不怀疑——只要用正确的方法驱动,这里随时会变成一个绞杀入侵者的罗网。

在溶洞小径上逶迤千米后,“哗啦啦”水声传来,他们进入一片更加开阔平坦的空间。地下河在这里汇聚,流入正中一个直径丈余、深不过三尺的圆形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