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言重了,相国忠心可鉴,可昭日月,若相国确有要事,可照实说来。”郕王此刻也正好顺水推舟,抢在普安王之前,堵住其口,让汤思退借故发难。
郕王话音未落,汤思退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痛苦哀嚎,周围百官见状无不惊愕。汤思退声泪俱下,久久不能平息。
郕王见状,即刻装出一副关怀备至的模样道:“相国这是何故?今日乃东至大庆,相国殿前痛哭,可是有难言之隐?”
汤思退哽咽着,涕泪横流道:“王爷……陛下驾崩了。”
消息一出,亦如晴天霹雳,众人无不惊恐,郕王党羽借机开始煽风点火,满朝上下,开始议论纷纷,时不时有哭泣声传来,现场立即乱作一团。
普安王闻言,也顿觉惊愕,瘫坐下来,他无论如何也没曾想到,皇帝竟然会驾崩,眼下皇帝并未立储,郕王又虎视眈眈,其心昭然若揭,此刻于普安王而言,无疑是万分凶险。
“肃静!”郕王起身,一声怒吼,响彻大殿。
小主,
百官闻言,随即也停下了议论和哭泣,陈诚之见状也借题发挥,向着汤思退问道:“相国!陛下如何驾崩?相国可否探清缘由,此乃军国大事,切莫不可大意啊!”
郕王也补充道:“相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且道来,陛下被何人所害,因何驾崩?”
汤思退拭去泪水,抽泣着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奏报,大声念到:“启禀王爷,昨夜臣接到大理寺密报,在城外十里一处深山,发现一具身着明黄服饰的尸体,经大理寺午作及刑部勘验,已然证实,乃是陛下之躯体。臣已派人连夜勘查,审讯周围三十里内全部村民,根据村民证词,两日前夜里,见过一少年与一名身着道袍的道士,一齐将陛下杀害,臣猜测,定是许仕林和玄灵子所为,当日掳走陛下的玄灵子与普安王的伴读书童许仕林,私交甚好,虽眼下玄灵子虽已逃之夭夭,但许仕林已由刑部捉拿归案,刑部昨夜已连夜审讯,其已然承认行刺陛下,并供出主谋,其指认,掳走并杀害陛下的主谋!便是普安王!”汤思退说罢,声泪俱下,痛哭皇帝冤情。
郕王也装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大声喝道:“汤思退!你说的可是真的!普安王素来对陛下敬重有加,又岂会谋害陛下!污蔑皇室宗族!乃万死大罪!”
汤思退涕泪横流,哽咽着说道:“臣宁愿是自己错了,但事实如此,铁证如山,臣无能,未能救回陛下,让陛下蒙难,臣……罪该万死。”
汤思退之言,震惊在场众人,除了郕王党之外,其余人等也无不惊呼:“陛下!”众人纷纷跪倒在地,哭嚎声此起彼伏。
普安王闻言,瘫坐在椅子上,他又怎会想到,陛下真的死了,仕林竟会被捕,还出卖自己,一切太过蹊跷,在短暂的失神后,普安王起身怒斥道:“你血口喷人!你定是将许仕林屈打成招!你让许仕林来见本王,本王与他当面对峙!”
汤思退早已料到普安王不信自己所言,从怀中取出壮纸道:“许仕林已然招认,壮纸上有大理寺和刑部大印,此事千真万确,殿下若是不信,可呈于殿下御览。”说罢,一旁的太监将将状纸从汤思退手中取下,递给普安王。
普安王快速浏览一番,怒火中烧,奋尔将状纸撕碎,怒吼道:“一派胡言!本王不认!你还有何证据!仅凭此物,本王绝不认罪!”
汤思退缓缓起身,面容狡黠道:“殿下不必恼怒,状纸可毁,真相难改!臣还在陛下龙体旁发现一枚玉佩,臣派人查询记录,此乃绍兴二十五年,陛下送给殿下之玉佩!殿下可识得!”说罢,汤思退从袖口取出一枚龙纹玉佩,展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