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结束后,武则天在寺内稍作停留,她对香山寺的建筑和园林之美赞不绝口,尤其是对寺庙内的娑罗树歌碑和听法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武则天感兴趣的寺庙内的娑罗树歌碑和听法松,是与印度高僧地婆诃罗有关,李春晖心中默念《灵飞真经》十字咒语,元神飞快地穿越层层迷雾,来到了地婆诃罗的人生轨迹。
公元676年的一天,六十三岁的地婆诃罗为了弘扬佛法,带着梵文经书,向着大唐国方向出发,一路历经种种千辛万苦,走了三年时间,终于来到了西京长安城。
地婆诃罗为自己取了汉人名字“日照”。地婆诃罗向朝廷请求场地,用来翻译梵文经书。朝廷安排地婆诃罗在长安广福寺居住并派人协助他翻译经书。
经过将近十年的时间,地婆诃罗及其弟子翻译出经论十八部,三十四卷。武则天当时是天后,亲自为经书作序,表彰地婆诃罗等人的贡献。
弹指一挥间,地婆诃罗翻译完成所带来的梵文经书时,已经是七十七岁的老人了,十多年前,他从家中出发时母亲还健在,现在,地婆诃罗所带经书也已翻译完成,使命完成,此时的他,心系故乡老母亲,牵挂之心与日俱增。于是,地婆诃罗来到神都洛阳,在东魏国寺住下后,向朝廷请求回国。
经过数次请求,朝廷才批准他回国。可是,当时地婆诃罗年事已高,在寒冷的十二月份,感染风寒,不幸去世。
武则天知道后,感念地婆诃罗的功德,决定改扩建东魏国寺,敕名称为香山寺,把地婆诃罗埋葬在香山寺,并立碑纪念。
李春晖的元神飞快地在迷雾中穿梭,以便获得相关知识回答武则天的提问。
武则天询问李春晖关于这些景观的由来,李春晖便将所知的历史娓娓道来,武则天听后,对他的博学和见识表示赞赏。
武则天说道:“这一些一二十年前的事情,想起来历历在目,朕很欣赏你的博学,你年纪轻轻,竟然知道朕与地婆诃罗的事情,有些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