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明日之人(上)

它有明显的机甲特征,有十个长短不一的肢体,中间的六肢具有鲜明的步行、攀爬甚至格斗用途,粗壮巨大,尾部为金属结构;剩余的两对肢体十分精密,明显用于高精度作业。

它的外装甲并不棱角分明,而是有弧度的,类似昆虫的外骨骼,其上标注着各种文字——

纳米涂层、多功能复合皮质装甲、超合金层、隔温抗压层、增强结构、流体减震及动能吸收模块、主动防御系统、两用无人机阵列、仿生蜂群、汲能设备、矿物转换模块、太空桥模块等。

它的全息图是透视的,因此海睿明可以看到这个物体内部构造——

这个东西的中央,一个人仰躺在类似机师椅的巨大座椅中,脑袋被连接线缆的巨大密封头盔吞没,全身覆盖类似外骨骼般的大量精密机械结构,身体浸泡在维生溶液里,标注为“意识剥离型多功能维生舱”。

小主,

这副躯体中还有不少折叠起来的部分,标注着“种子库”、“工作模块”、“主备用辅助决策单元”、“特化型变形齿轮”、“聚变炉”、“无工质引擎核心”等等。

整体上看,它仿佛一只多足的机械猛虎,或充满威胁性的钢铁巨虫,又像是一个身披重甲的作战单位。

海睿明知道,这个东西还有变形功能——它可以根据需要,变形成接近人形的重型作战单位,工程作业单位,还可以变形成飞船、潜艇、地面载具,甚至变成建筑的一部分,还可以单兵离开和突入大气层……

但它不是机甲,不完全是。

机甲,说到底只是一种载具,驾驶员并不能长时间睡在里面,更别提吃喝拉撒。

但这东西,它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第二具躯壳,甚至第二个子宫,其设计思路,便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在最严酷的外部环境中,一个人可在其中度过完整的一生,从生到死都不必出来。

它是战甲,是房屋,是微型生态圈,更是人类横渡星海时的肉身。

它是“民用辅助机械单元”、“军用机甲”、人类,这三个概念的统合体,是人类科技与塞星科技的至高结晶,是地球文明史上技术含量最高的东西。

它还没有被正式命名,而陆明将其称为——“新生”。

在他的设想中,这便是宇宙时代人类的模样。

“新生”的验证机还在不断迭代,尚未实装,也没有对外公开。

在陆明看来,它只是个雏形,是验证思路的试作型,是人类“启航时代”的小木筏。

它的存在,会逐渐开放给孩子们,学生们,并让他们尝试在地球大气层内和地心使用。

但少年曾说过,这东西只用来验证思路的,他对它并不太满意。

这还不够。

他相信,未来,人类会在它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加强大,更加多样,更加个性化,甚至概念完全迥异的“身躯”。

海睿明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对于一个驾驶过雷翼王那样的怪物,乘坐过外星人的泰坦巨舰,甚至自己造了一艘的人来说,这种小东西太不够看了。

但陆明也说过,这个粗糙的雏形,是人类在宇宙时代发出的第一声真正的啼鸣。

下一代人完全适应它的时候,便是宇宙对不再脆弱的人类,敞开怀抱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