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普通人不行,普通女子不行。
于普通人而言,于普通女子而言,于没有见识过权势与外面天地的女子而言,嫁一个好夫婿,远比什么走出后宅、掌握自己的命运、靠自己更重要。
民智未开,一切都是空谈。
她需要为女子书院包裹一层甜蜜的、诱人的外衣,诱她们进书院,让她们主动学习,引她们见识外面的天地,把她们对权势的渴望释放出来。
听着像是一件坏事,可苏青玉知道,她做的不是坏事。
她不会替她们做决定,也不会强迫她们做什么。她只是给她们开智,带她们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带她们见识权势的重要……她不会干涉她们什么,也不会去引导她们什么,她只会带她们去学、去看、去见识……
在学过、看过、见识过后,她们想要选择什么样的时候,都由她们自己决定。
——
苏青玉成功了。
有教导女子理家,能嫁个好夫婿的“蜜糖”包裹,青云书院第一年招收到了六十个学生,其中还有几个是落魄的官家千金。
她们入学院的目标简单明确,就是为了学习更好的做当家主妇,嫁一个好人家。
苏青玉也不在意,她叮嘱书院的夫子,一定要用心教导这批学生,“第一批学生是我们的招牌,青云书院能不能站稳脚步,能不能有以后,就看这批学生的表现了。等到三年后,这批学生从书院出去,我要看到她们脱胎换骨的变化!”
三年很短,教不出一个能科举入仕的学生,苏青玉也没有想过,一开始就冲着科举入仕去教导女学生。
就算她教了又如何,朝廷又不让女子科举,她们若是奔着科举入仕来学,只会绝望痛苦。
这一批,甚至后面几批女学生,都只是火种,是点亮女子走出后宅的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她现在做的虽少,可积少成多,早晚有一天,她先前的积累会迎来大爆发的收获。
——
十年!
苏青玉花了十年的时间,将青云书院的名头打响了,让青云书院从一家教导女子理家为人妇的书院,变成一家为朝廷培养人才的书院。
十年间,苏青玉迎来一批又一批女学生,也送走一批又一批女学生。
她利用自己的人脉,利用李氏商行遍布全国的生意,将那些不想被困在后宅的女子,送到她们喜欢的位置上,为她们提供人力、物力,让她们心无旁骛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