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扫过台下的众人,对着旁边的宋江讲,“前几天我们在那讨论,什么样的政策扶持,企业能接受。目前定下来,前三年减免部分税款,吸引企业入驻。”
“土地免租金,各地稍微不同,有的省大概收个一平方5块。”
“每年拨款一定扶持金额。”
三条政策落下,众人纷纷点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参与了那场会议。
各省根据情况不同,扶持政策也稍微不同,不过大体还是以上三种。
“孩子,这样的政策,您认为企业会入驻吗?”
“会。”
宋江点头,“以我的角度出发,工厂盖在哪里都没有区别,只要保证物流通畅。”
“那就叫他们多修几条路,路修宽一点。”
话音刚落下,坐在下方的一个个中年人,赶紧拿起笔开始记笔记,奋笔疾书的样子。
“你觉得那些企业,肯给员工开多少钱呀?”
宋江面露古怪,看了一眼左右,凑到老人耳边细语。
众人顿时竖起耳朵,实在是听不清。
只有老人听见:“我只发表我的意见,别说是我说的。最好当地政府跟那个企业先洽谈好基础的待遇,在保证五险一金双休的情况下,保量不保质。”
“保量不保质?”
“保证员工数目,不保证工资高低。”宋江轻声,“再低的工资也是高于最低工资,高于当地工资水准。”
根据国家评定的贫困标准,年5000以下,可以说就算开出3000的月薪,对于贫困地区都相当的不错。
相反,能遵守劳动法,属实困难。
政府不干预,极大可能变成黑心工厂。
老人若有所思点头,就看见宋江犹豫了一下,扶住话筒。
“我一直认为,企业一扶一对企业来说,并不是没有好处。相反,很多企业正需要一个渠道让更多人知道他。”
“我希望,在政策推行后,官方能如同点名腾盛一样,去点评这些自告奋勇的企业。”
作为企业代表人,宋江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身份,相反,他必须争取一些权益。
“我相信,这才是他们想要的积极反馈!”
从资本家的角度来说,配合国家进行扶贫,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建设工厂,确实是吃力不讨好。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