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手里只有她省吃俭用,加上自己这个学期勤工俭学挣来的全部家当300块钱。就算全买了认购证,最后也顶多就能挣不到十万块钱。
1992年,几万块钱虽然已经很多了,但是高胜彦知道机会只有这一次。所以她决定铤而走险。
在八九十年代,如果说发家致富最快的方法,诈骗绝对能算得上是其中一种。
现在人们可能只听说过萝卜刻印章的笑话,但是在那个年代,靠假造文件诈骗的新闻比比皆是。
成百上千万,乃至上亿的诈骗案都有发生过,而且多发生于国家政府单位。
所以一放寒假,高胜妍没有回家,而是和同学又东拼西凑的借了200块钱,凑够了500块钱。直接跑到了外地,找了一家偏僻的印刷小作坊。
虽然现在股票认购证还没有流出,但是在后世已经成为纪念收藏用的票证,高胜彦却是见过不知道多少回了,因为在他工作的证券交易所就有一个关于沪市证券发展史的小展厅,里面就有92版股票认购证。
高胜彦让这个小作坊按照她的描述,设计出了一款她记忆中和原版能达到百分之九十相似度的股票认购证。
这时候印刷倒是不贵,但是设计费却不便宜,虽然不知道股票认购证是什么东西,但是店家也明白这种落款是人民银行的东西是不可能上他这种小地方来做的。
所以老板狮子大开口要了高胜妍一百块钱,一百块钱在这个小地方相当于普通人的两个月的工资。
高胜妍又以每张三毛钱的价格,印制了1000张股票认购证。
然后又打印了几份他准备好的文件,甚至在文件里附上了她做的股票认购证的图片,顺便又给自己印制了几张假名片和一些其他的文件。
做完这些东西,高胜妍的口袋里只剩下了几十块钱。
在沪市股票认购证正式发售的前一周,高胜彦穿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职业套装,来到了南苏省离沪市不远的一座小城市。
经过简单装扮的高胜彦非常自信的走进了一家工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