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希望荀攸可以在这件事情上进行一些斡旋,荀氏族人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没有做官的,家族中人虽然有深明大义的,搞不好会愿意为了大局而接受缴纳土地赋税的要求,但是肯定也有不愿意的。
毕竟在某些人眼里,让他们纳税,等于侮辱他们,否认他们的身份地位,把他们放在和庶民一样的层次上去要求他们。
这是完全不该由他们去做的事情,不符合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他们很难接受。
荀彧觉得族人也不容易,不想强逼族人,于是希望荀攸可以和他一起去和刘备商量一个稳妥的策略。
荀攸却觉得这是愚不可及的行为。
“族人愚昧无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之前我曾多方劝说族人不要和陛下为敌,应该想办法把乐许陛下,与陛下的关系更紧密一些,却无一人相信我!时至今日却又后悔,来得及吗?”
荀彧面色垮了。
“公达,我知道你心有怨愤,但是荀氏毕竟是你我的家族,你我毕竟是在荀氏的教抚之下长大,所以不管怎么说,到底也应该……”
“叔父把我赶出家门的那一刻,我就决定了,从今往后,荀公达只为自己而活,不为家族而活。”
荀攸伸手阻止了荀彧:“文若,我劝你,你也不要为家族说什么话,你要是真的为荀氏考虑,那你就劝说他们缴纳赋税,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全力支持,如此,才是求存之道。
否则,不用二十年,十年之后,荀氏就会彻底衰败,你的仕途也未必会好到什么地方去,大汉依旧是大汉,但是大汉也和过去的大汉不同了,文若,想想杨氏!清醒一点,这是我对你最后的告诫!”
话说完,荀攸不等荀彧的反馈,直接走了。
荀彧默默地看着远离的荀攸,除了深深地叹息,甚至连稍微追一下他都办不到。
荀氏真的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吗?
不过有一点荀彧还是清楚的。
很多人都说杨氏交出全部家产之后已经不行了,但是荀彧却觉得不是如此。
杨氏的确失去了一切,但是作为回报,杨修得以在刘备身边尽心尽力的办事。
现在被刘备纳入内阁之中,据说还是内阁之中的一个较为资深的阁员,很受刘备的欣赏和信任,经常被刘备外派出去干活儿。
荀彧觉得,杨修的前途不仅仅只是在一个内阁之中,杨修迟早会被外放,届时,杨氏家族未必会彻底的倾颓下去,反而很可能以杨修作为中兴之主,浴火重生。
荀氏作为一个曾经和杨氏平起平坐的高门大族,现在似乎也走到了杨氏曾经的困境之中,但是荀氏之前的掌门人荀爽却没有杨彪那样的勇气。
杨彪放弃了对立,放弃了坚持,放弃了他所能放弃掉的一切,换来了一丝希望。
而荀氏,会不会也有同样的机会,能够用放弃一切换来浴火重生呢?
杨氏只有一个人还在做官,而荀氏有两人。
这,会不会是一个机会呢?
荀彧望着荀攸离开的背影,深深的思考着。
但是能留给他思考的时间并不多了。
因为第二天,就是贞观元年的正月初一了。
一个旧的时代彻底过去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式来临了。
(本章完) 伊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