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道家的统治之术,在他深入了解了一部分之后,还真的产生了一些欣赏的态度。
儒家和道家的确都有理想的一面,但是在统治的角度上,道家的理想色彩还是更加浓郁一些,相比较于儒家对统治者“仁”的要求,道家的理想统治者简直就是理想本想。 我以内世界成道
儒家的理想统治者至少还能算是个人——圣人也是人。
而道家的理想统治者压根儿就不能算是个人,那就是个理想的集合体,幻想中的存在。
那是讲究要让老百姓以为自己能过好日子全是自己的原因、和统治者没有任何关系的超凡入圣的存在。
老百姓过了好日子,会被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而努力营造出这一环境的统治者要居于幕后,不露面,不去打扰老百姓,不去争抢功劳。
有功劳要让出来。
有危难就要出面兜底。
能做到这一点,那得是何等人物?
那样的国家,还算是一个国家吗?
刘备不知道有谁能成为道家的理想统治者,反正他认为自己是办不到的,自己绝对不是理想本想。
但是同样的,相较于已经被统治阶级异化的十分严重的儒家学说,被抛弃的道家学说多少还保持着当年的色彩,理想起来浪漫不已,现实起来也很是严酷。
他们自己也知道理想的统治者十分难得,若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为世俗的统治者思考,他们为此真的下了苦功夫。
想要恢复民生,让民众尽快恢复生活水准,道家的治理艺术真的很值得参考,甚至可以说是很有意义的,比儒家的具体操作手法要现实好几个层级,且有过相当成功的操作经验。
但是问题在于,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对于皇权统治者来说,只有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才有休养生息的可能,一旦被统治者认为已经肥硕了,下一步就是开宰了。
对于皇权统治者来说,使用哪家学说都是手段,维持统治地位才是目的,无所谓道家儒家法家,能让我长久统治,就可以。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文景之治之后,天下已肥,民间殷富,紧随其后的便是武帝的大有为,那对于民间的普通人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最后甚至发展为大逃杀模式。
刘备曾想过在度田之后要不要全面采用道家的治理思想来治理天下,让东汉社会尽快的恢复生机,积累足够的财富。
但是他很快想到,不管自己做不做皇帝,不管他是否恢复道家的治国思想,他死了以后,民间积累的财富不还是下一任统治者嘴边的一块肉吗?
别说道家的理想统治者了,就算是儒家的理想统治者也是少之又少,几百年能出一个都算是幸运的。
他现在无论怎么折腾,他一死,可能一切都要变回原样了,无非是再造一个强大的西汉帝国,再让后人把西汉、东汉的路子再走一遍,再循环往复四百年。
意义似乎不是很大……
所以,他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这些积累真正的运用到发展上,发展文化科技,发展各种实用技术之类的,以此推动时代真正的往前进。
而不是成为统治者私欲的养料。
他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实现的一切,再度成为某个穷兵黩武的家伙的依仗,甚至现在都轮不到后人穷兵黩武了,周边该打的,几乎都被他打完了,找谁穷兵黩武去?
他又翻看了一遍陈慕的这封信件,而后放下,深深叹了口气。
如何走出这个要命的循环,是多少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他所知能够尝试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又和他现在所走的道路并不一致。
他必须要承认,法家与儒家所倡导的大一统,并非是为了发展和强盛,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塑造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秩序。
整个帝制时期,中华帝国所有的政治智慧和发展智慧所指向的唯一目标,就是稳定。
统治秩序的稳定,统治阶层的稳定,统治者的稳定。
为了稳定,大一统的帝制王朝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只为了稳定去做这些事情,不为其他任何目的。
稳定,可以带来民生的安居乐业,可以带来一定的发展,可以带来人口的恢复和国力的上升,与国于民的都有好处。
但是当某个节点出现之后,这一上升趋势就被打断,再也不能恢复,并由此走向混乱、覆亡,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节点可以被认为是土地兼并的周期,可以被认为是统治者个人能力的衰变,甚至可以被认为是气候的变迁。
但是刘备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在成为大将军之后,常会抽出时间博览群书。
在阅读了大量东汉皇家藏书之后,他谨慎的思考,随后意识到,这一节点,最有可能出现在不属于统治阶级的力量恢复到了足以威胁王朝稳定状态的那一刻。
不管出现了什么状况,当统治者意识到他所在意的稳定被威胁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统治阶级的连锁反应。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莫过于科技发展。
古代统治者并非不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其注重需要契机,即国家分裂状态下,统治者尤为注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军事方面会为此投入大量资源。
但是当国家统一之后,他所侧重的便会转变为维持稳定状态,而此时此刻,科技发展会成为重大的不确定因素,成为威胁稳定的头号罪魁祸首,被束之高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