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苏辙和章惇

新党在清理完旧党后,章惇的情况有了很大的缓解,他儿子章援上奏说章惇的处境,官家和政事堂将其贬谪之地南移。

崇宁年间,章惇在贬所湖州逝世,享年七十一岁,葬于湖州长兴。

……

新旧两党这场波澜壮阔的大乱斗正在徐徐落下帷幕,他们一个个老去,只是历史在这个时候展示出残酷的一面,没有人最后能独善其身,他们一个个死得都不安宁,在长途奔波中耗尽最后的生气,甚至死后还要被掘出来唾弃一番。

开封那个朝堂对于贬谪已习惯这种充满恶意的安排,“不杀士大夫”已然成为最后的遮羞布,不过是没有撕开罢了,文人这时候的嘴脸相当可恶可恨。

……

小编语:这一篇章最主要是想把后续的人引出来,比如韩世忠、岳飞、秦桧这类人。同时也给前篇中一些出现的人物做个最后的交代。写来写去发现最近思索得太少,写得很不好。自己把前篇读了一遍,前面人的出现和事相关,感觉比较自然。这一篇却总是有些牵强,因为脱离了原本的历史。总觉得韩世忠和秦桧那两篇是为了他们出现而出现。

刚好前面积稿有一个月,本来想两章齐发,现在想不如花点时间再把思路理清晰一下,怎么把这些人自然捆到故事中来。

岳爷爷一直让他玩泥巴,一来他本就是年轻是后起之秀,二来有点像以前,当遇见自己非常想写的人,迟迟不敢动笔,担心毁了这小说。而且自己也一直在犹豫,想写出岳爷爷的“莫须有”的悲愤,就得把他隔绝在杨家军之外,不是一个挂着岳飞名字的又一杨家军悍将。

这样对整个小说也有好处,既然想让杨家自立,那岳爷爷的死就是最好发挥的地方,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是将门的绝望。但心总是不忍,都开始改变历史了,何苦来哉!

希望看到这里的人能提点意见。(另:首发番茄小说,也请看到这里的人有空来番茄看个两小时然后给个五星好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