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追贬

章惇实在不想和他争执,要知道,蔡确案涉及的人更多,新党的人更大的怒火在这里。正如李清臣所说,西夏的事太久远,牵连的范围没那么广,总要让大家有个地方发泄出来。那先处理了这事再说。

章惇发现他都说服不了赵煦,赵煦内心也在波动,要不要放下?

赵煦有点想收手,还是杨元奇离开后,他见过向太后和孟皇后,那会向太后问帝姬的事。向太后内心是偏于旧党的,她没有劝诫赵煦,她了解这个官家的自负和倔强。她只是把当年王安石、司马光等的旧事说了些,这真的是因果报应,能解开这种结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官家自己。

向太后的话让赵煦很受用,新旧两党势成水火,彼此之间不会自动调和,他是官家他是有可能的,他只要后续多推恩就行。

……

朝堂有过几天短暂的平静,非常短。

张商英站出来了,趁着赵煦和政事堂几个官员都在,他呼喝很召集谏台官员一起觐见。

这次大家不是上折子,而是当庭就要求追究两案的元凶,朝廷必须从重处理,以正朝纲。

大家还在争论究竟要如何处理,张商英上前说道:“愿陛下无忘元佑时,章惇章相无忘汝州时,安焘大人无忘许昌时,李清臣曾布大人无忘河阳时。”

这事没法缓和处理了,张商英的意思非常明显,这本来就是冤假错案,这种情况下你们都被贬谪处理,今日大家弹劾翻案,还事情一个清白,怎么还能放下呢?!至于官家赵煦更是如此,元佑旧党上台,把新党踢出去,事事只问太后不问官家,难道官家认为这个可以原谅?!

张商英的说法其实也是带节奏,特别关于垂帘一事,当时不管新旧党谁在这个朝堂,都是高太后垂帘。但新党不怕,因为赵煦成年,理应撤帘的时候,在台上的可是旧党。

御史中丞黄履接口就道:“章相当年敢写下官家的名字,为什么吕大防、范纯仁等不敢撕下那道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