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湾村成为试点的消息,是周县长亲自打电话过来告知的。
至于为什么要在第一时间给蒋明春打电话,这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河湾村成为试点,一直都是蒋明春心心念念的东西。
如今自己的生活轨迹和命运,已经走上了和上一世不同的车道。
而河湾村也在无形的推动下,足足比上一世提前了两年,进入发展期。
包产到户如果能够走在前面,也将意味着,能够早两年解放村里的劳动力,也能更早的找到发展契机。
听到这个消息,梁玉萍也很是高兴。
说起对河湾村的感情,梁玉萍其实比蒋明春更深。
村里人的热心和救命的恩情,让她时时刻刻都记着。
不管是之前在村小学教课,还是后来给村小学捐款,捐物,以及蒋明春提出给村里修路,她都是发自内心的支持。
京都的报纸对于包产和责任制,频繁提及。
虽然目前对于这种情况,仍然争论不休。
可是以小岗村为例的一个个地区,已经用实际情况证明了这一改革的作用。
自己的家乡能够抓到这次机会,梁玉萍当然高兴。
一时间整个人都处在兴奋状态。
“明春,这是真的吗?”
蒋明春用力点头:
“是真的,上午接到周县长的电报,黄老亲自点将。咱们河湾村,就在全省划定的第一批试点名单当中。”
“太好了!那以后是不是也就不用挣工分了?爸妈也可以上京都来了?”
蒋明春笑着点头:
“是这么个理,不过得看这个试点具体如何执行。怎么?你想让爸妈也来京都啊?”
梁玉萍用力点头:
“那是当然了,咱妈上次还说呢,想去天安门,看看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我也想带着咱爸咱妈一起在京都逛逛。”
蒋明春看着自家媳妇的目光越来越温柔,这辈子自己是真的选对人了。
“喂喂喂,你俩能不能注意一下啊?这里还有个人呢!真腻歪。”
梁玉雯不满的撇撇嘴,刚才属实是被塞了一嘴的狗粮,而且还塞的很突然。
“这是我和你姐的家,你嫌腻歪,就回你的学校宿舍去。”
梁玉雯被蒋明春怼的无言以对,一脸委屈的看向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