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已渐渐散去,可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刻的变动与重塑之中。在亚洲,朝鲜半岛局势急剧恶化,成为国际矛盾的聚焦点。
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分别由美苏军队接收。随后,在美苏截然不同的政治影响下,半岛南北逐渐形成对峙的两个政权。南方是美国扶持成立的大韩民国,北方则是苏联支持建立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双方皆企图以武力统一半岛,冲突频繁升级。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朝鲜人民军攻势凌厉,迅速突破“三八线”,向南推进,李承晚领导的韩国军队一溃千里。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遏制共产主义发展,即刻介入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纠集英、法、加、澳等16个国家的军队,在麦克阿瑟指挥下,于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大规模登陆。这一行动截断朝鲜人民军后路,使其陷入困境,战局瞬间逆转。“联合国军”和韩军乘胜北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
与此同时,美国空军频繁侦察、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美国海军还悍然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百废待兴,面临恢复经济、巩固政权等诸多难题。然而,美国的侵略行径已将战火引至家门口,国家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唇亡齿寒,户破堂危,中共中央经慎重考虑与反复权衡,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拉开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采取隐蔽行军策略,夜行晓宿,成功避开美军空中侦察。美军对志愿军入朝浑然不觉,依旧分兵冒进。志愿军抓住战机,利用朝鲜北部复杂地形与敌人分兵弱点,迅速部署,准备突袭。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两水洞地区与南朝鲜军第6师一部遭遇,抗美援朝战争首战爆发。志愿军战士勇猛冲锋,迅速包围敌人,经激战全歼该敌,取得入朝首胜,这一天后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歼敌1.5万余人,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击退至清川江以南,初步稳定朝鲜战局,使志愿军在朝站稳脚跟,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为后续作战积累经验。
“联合国军”遭志愿军迎头痛击后,误判志愿军只是象征性出兵,兵力有限,遂迅速调整部署,集结22万余人,于11月24日发起“圣诞节攻势”,妄图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志愿军识破敌人企图,诱敌深入,示弱后退,将“联合国军”引入预定战场。11月25日黄昏,第二次战役打响。志愿军各部队如神兵天降,从各方猛攻敌人。西线,志愿军第38军113师在副师长刘海清率领下,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穿插至三所里,切断美军第9军退路。随后,该师又抢占龙源里,让美军陷入绝境。在三所里和龙源里阻击战中,38军113师战士面对美军飞机、坦克和步兵的疯狂进攻,顽强坚守,浴血奋战。经过两天三夜激战,成功阻击敌人多次突围,为战役胜利立下大功,彭德怀司令员亲电嘉奖,称38军为“万岁军”。
东线,志愿军第9兵团在艰苦条件下,与美军王牌陆战第1师等部激战。当时,朝鲜北部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志愿军战士身着单薄棉衣,在冰天雪地中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作战。许多战士手脚冻伤,甚至牺牲,但仍坚守阵地,奋勇杀敌。长津湖战役中,第9兵团歼敌1.3万余人,给予美军沉重打击,迫使“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全线溃退至“三八线”以南,彻底粉碎“圣诞节攻势”。
第二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一战,共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此役扭转朝鲜战局,志愿军由防御转入进攻,掌握战场主动权,为后续作战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