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义和团运动:抗击强烈的斗争

19 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如同一颗璀璨而悲壮的流星,划破了晚清黑暗的天空。这是一场波澜壮阔、震惊中外的民众自发反帝爱国运动,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和慷慨壮烈的牺牲,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一、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绝非偶然,乃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古老而封闭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如同沉重的枷锁,套在中国人民的身上。中国不仅丧失了大片领土和巨额赔款,海关、司法等国家主权也被列强肆意践踏。列强通过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疯狂掠夺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致使无数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失业,陷入绝境。例如,大量洋纱、洋布的倾销,使得中国传统的纺织业遭受重创,许多以纺织为生的家庭失去了收入来源。

同一时期,清朝政府在政治上腐朽不堪,官场贪污成风,卖官鬻爵现象屡见不鲜。各级官员只知搜刮民脂民膏,对百姓的死活漠不关心。为支付巨额赔款和维持奢华的宫廷生活,清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地方上,一些贪官污吏巧立名目,征收诸如“人头税”“田亩附加税”等,百姓的负担日益沉重,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日益积聚,反抗的情绪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触即发。

此外,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也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重要诱因。鸦片战争后,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部分传教士倚仗列强的势力,在各地强占土地、干涉司法、包庇教民,为非作歹。在山东,传教士强占农民土地修建教堂,引发了诸多土地纠纷。一些教民在传教士的庇护下,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甚至与地方官府勾结,欺压善良民众。比如,某些教民因琐事与村民发生争执,却在传教士的干预下,使村民遭受冤屈。这一系列恶行引发了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愤怒,民间反洋教的情绪逐渐高涨,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历程

义和团最初起源于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如义和拳、梅花拳等。这些组织以练习武术、强身健体为名义,在民间广泛传播,并逐渐发展壮大。早期的义和团成员主要是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和失业的城市贫民,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对列强的侵略和教会的恶行深感痛恨,纷纷加入义和团,寻求改变命运的途径。

随着反洋教斗争的不断升级,义和团开始从秘密活动走向公开反抗。他们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揭露列强的侵略罪行和教会的黑暗行径,号召民众起来反抗。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怒和反抗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清政府仍抱有一定的幻想,希望能够借助清政府的力量抵御外敌。

义和团在山东的发展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关注。清政府最初对义和团采取了镇压政策,但由于义和团的势力迅速蔓延,且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镇压行动收效甚微。1899 年,清政府改派毓贤为山东巡抚。毓贤采取了招抚义和团的策略,试图将义和团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利用义和团来对抗列强。这一政策使得义和团在山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势力迅速扩张。义和团在山东各地设立坛口,如在冠县、荏平、平原等地,团民们白天务农,夜晚习武练拳,人数不断增多,活动也日益频繁。

1900 年,义和团运动从山东蔓延至直隶,并迅速向北京、天津等地区发展。义和团成员纷纷涌入北京、天津,他们在城市中设立坛口,练习武术,举行示威活动,整个华北地区陷入了一片反洋教的热潮之中。在北京,义和团的活动得到了部分清朝官员和清军士兵的支持,他们甚至与义和团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列强。慈禧太后在列强要求其归政光绪皇帝的压力下,对列强心怀不满,决定利用义和团来对抗列强。她一方面默许义和团在北京的活动,另一方面向列强宣战。这一决定使得义和团运动达到了高潮,义和团成员们士气高昂,纷纷投入到抗击列强的战斗中。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义和团民在操练,他们手持大刀、长矛等武器,高呼“扶清灭洋”的口号,群情激昂。

三、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战斗

义和团在抗击列强的战斗中,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他们在各地与列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给列强以沉重的打击。

(一)廊坊阻击战

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当联军行至廊坊时,遭到了义和团的顽强阻击。义和团战士们手持大刀、长矛等简陋武器,在铁路沿线设伏,对联军进行突然袭击。他们奋勇冲向联军,与联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在战斗中,义和团战士们毫不畏惧联军的洋枪洋炮,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抵挡联军的进攻。廊坊阻击战持续了数天,义和团打死打伤联军数百人,迫使联军不得不退回天津,从而打乱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在战斗过程中,义和团民巧妙地利用地形,在铁路弯道处设置障碍,当联军的火车减速时,便蜂拥而上,与联军展开近身搏斗。许多义和团战士壮烈牺牲,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小主,

(二)天津保卫战

在天津,义和团与清军共同抗击八国联军的进攻。义和团在天津城内外设立了多个据点,与联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利用天津的地形,巧妙地设置障碍,袭击联军的营地和运输线。在老龙头火车站,义和团与俄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义和团战士们多次冲锋,与俄军展开白刃格斗,虽然伤亡惨重,但始终坚守阵地,给俄军以沉重的打击。在紫竹林租界,义和团与联军展开了炮战。义和团虽然缺乏先进的火炮,但他们不畏强敌,用土炮和炸药包对租界进行攻击,使租界内的联军陷入了一片混乱。天津保卫战持续了一个多月,义和团和清军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爱国精神,为保卫天津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义和团的曹福田部与清军聂士成部协同作战,在老龙头火车站多次击退俄军的进攻。义和团战士们还自制了一些简易的爆炸装置,如“火牛阵”,将点燃的牛群驱向联军阵地,扰乱联军的防线,然后趁机发动攻击。

(三)北京保卫战

在北京,义和团与清军一起抵御八国联军的入侵。他们在城门、街道等地方设置防线,与联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东交民巷使馆区,义和团和清军对使馆进行了围攻。义和团战士们冒着联军的炮火,奋勇冲锋,试图攻占使馆。虽然由于清政府的软弱和联军的顽强抵抗,围攻使馆未能取得成功,但义和团的战斗精神给列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北京的战斗中,义和团还与部分爱国清军一起,在西什库教堂与联军展开了激战。义和团战士们用自制的武器对教堂进行攻击,与联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持续了数月之久,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坚定决心。在攻打西什库教堂时,义和团采用了多种战术,如挖掘地道试图炸毁教堂,用弓箭向教堂内发射带火的箭支等,但因教堂防御坚固,联军火力凶猛,始终未能攻克。

除了上述主要战斗,义和团在山东、直隶等地还进行了众多小规模的战斗。在山东的高密,义和团与德国侵略者发生冲突,抵制德国修筑铁路的侵略行为。他们破坏铁路设施,袭击德国的工程队,使德国的铁路修建工程一度陷入停滞。在直隶的沧州,义和团与当地的清军联合起来,抵御前来进犯的洋枪队,坚守城池多日,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毅力。

四、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然而,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八国联军的残酷镇压下,义和团战士们虽然浴血奋战,但终因武器装备落后、缺乏统一指挥等原因,难以抵挡联军的进攻。1900 年 8 月,北京被八国联军攻陷,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此后,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侵略的顽强反抗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怒和反抗决心。义和团运动以其英勇无畏的战斗,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使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例如,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就曾提到,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这表明义和团运动给列强的侵略野心以有力的震慑。

其次,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清政府的幻想彻底破灭。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但这些改革已无法挽救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义和团运动加速了清朝政府的灭亡,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在义和团运动期间,清政府先是利用义和团,后又出卖义和团,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让民众看清了清政府的本质,从而促使更多人寻求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

最后,义和团运动也对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义和团运动使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危害,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人民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新道路,各种革命思潮和运动蓬勃兴起,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传统的制度和文化,寻求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的新途径,如严复翻译西方着作,传播进化论思想,启发民智,为中国的思想变革奠定了基础。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壮丽史诗。虽然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但它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运动失败后的岁月里,中国人民不断汲取教训,继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到五四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从抗日战争抵御外敌入侵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能看到义和团运动所激发的民族精神在传承和延续,它成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源泉之一,时刻提醒着中国人民不忘历史,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