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如此,后金也只算在辽东站稳一只脚,要想经略辽东,还有沈阳和辽阳两座大城,以及大小近八十城堡,和近二十万明军。
万历提拔了熊廷弼。
熊廷弼素知兵,十多年前就巡按辽东,在辽两年,颇革恶风。
十年后,熊再被委辽事重任,此时萨尔浒新败,开、铁已失,后金已渐呈尾大不掉之势。
熊廷弼认为:开原、铁岭是辽东腹心,失开铁,辽沈孤立于河东;不守辽、沈,则难守辽东;不收复开、铁,则无法守辽、沈。
其战略是稳守反击,先整顿辽东防务:调兵、发饷、造武器、整肃军纪!待时机成熟收复开原。
熊廷弼上任后即整顿防务、召回流民,严惩批临阵和弃城逃跑之将!辽东守备颇有起色。
新募士兵和各处援兵早已超十五万,军心渐稳!辽东由此得年半宁静。老奴龟缩固守,常对下面叹息:“如熊蛮子这种正常人长期搞下去?我们可就要完了…”
可脱离政治看军事是以叶自障!此处便足以诠释。
熊廷弼坚持,东林党自然反对!为此他不断被弹劾。去年,以兵部主事刘国缙、吏科给事中姚宗文为代表,朝中再掀逐熊热潮。
万历当这些弹劾放屁。不久后却莫名崩了!光宗不到一月又殡天,随后天启即位。
连死两皇帝,朝政翻了天。有人让新君下诏廷议辽事。
熊廷弼虽上书自辩,但被骂得体无完肤。为力证清白!熊廷弼愤而请辞,朝议立即予以批准。
熊廷弼要求复查还个清白。朝廷派人前往辽东调查,结论是熊廷弼有功有过。唯一罪过是危难时辞职,有负君恩!至于其他弹劾?纯属放屁。
还算公正!天启认为熊廷弼“力保危城”有功,想重新起用。但查实了纯属冤枉熊廷弼又如何?东林君子又不是才不要脸……
去年底,趁熊廷弼去职、明军进攻抚顺被坑之机。建奴开始反复骚扰城外奉集堡、虎皮驿等重要堡垒!这才有了所谓辽沈告急。
三月十日,老奴开始大举入侵,亲率领诸贝勒和大军,从萨尔浒沿浑河而下,十一日下午抵达沈阳,在城东的浑河北岸扎营。
但面对贺世贤在城外挖设的…大大小小陷阱、城壕、拦马墙,排列的楯车和大小火炮,防御严密。
却不敢贸然进攻……
建奴强于野战,弱于攻城,尤其面对坚城沈阳!若无奇谋?老奴都不敢来!尤其城里还有贺世贤。
贺世贤起于行伍,积功至总兵。老奴认为其无论勇谋皆上佳、又坐拥坚城!深恐其为另一个王九。
萨尔浒之战前,建奴曾骚扰沈阳外围,贺世贤就屡次主动出战!每次都颇有斩获。
去年,他又在灰山堡和抚安堡,获两次小规模完胜!致使如狼似虎的八旗兵,也有些怕他。
老奴只能“试试”。
十二日起,老奴就“屡派少数人马在壕外侦察挑衅”。第二天,总兵尤世功的部将“事先埋伏”,咬住后金兵,获得斩首四级之功。
贺世贤“心痒”,“欲率千余精兵出城收割人头,给老奴教训”。
建奴主动退却,贺世贤“乘锐轻进,出城过远陷入重围”。明军且战且退回西门。
老奴“却抓住主将出城之机,同时急攻东门,降兵奸细开门放下吊桥”,建奴从东门蜂拥而入。
“贺世贤在西门外看到城内混乱,知道自己中计。”
此时他已身中四箭,手下劝退回辽阳,贺世贤拒绝:“吾为大将,不能存城,何面目见经略!”随后冲入敌阵杀数人后,中箭坠马而亡。
城内,尤世功率兵退到西门,看到贺世贤被围正欲去救,自己却早已陷入重围,力战而亡。
沈阳守军伤亡、被俘、投降人数达七万余,已超萨尔浒之战!
……
王九却对这些情况似无悲无喜!缓缓行军、紧张编组之余,王九想起了岳武穆的风波亭。
天日昭昭!
天日昭昭…
若无孝宗意在清除秦桧势力?若无孝宗力主北伐?后世又能否得知这泣血的天日昭昭?
岳武穆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