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聊一聊那些年的知名女性(十六)

【纵观历朝历代,邓绥的贤明也是排的上号的,她垂帘听政之时,举贤不避亲,造就了东汉王朝的盛世,她还大力推崇文化,蔡伦改良造纸术便是在这一时期。】

【然邓绥真的毫无私心嘛!那也不见得,端看她迎立不满百岁的皇子为帝,便可窥见一二了。自古以来立嫡立长乃是传统,然邓绥却弃长子而不用,以其体弱多病为由截断了他继承大统的道路,究其原因还是在邓绥对于权力的渴望。】

邓绥垂下眼眸,身处于这个位子,若说不惦念权力,谁人做的到。

曾经的她不想入宫,最终摆脱不了命运入了宫的她只想着谨守本分,然命运又给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丈夫早逝,她又无子,而权力又就在眼前,只要她伸手一抓,唾手可得,这样的机会,她又怎会不把握?

人人都有私心,她也不例外。

【因着自己的私心,邓绥排斥长子继位,而立幼主,好以垂帘听政之名,把控朝政。刘隆是汉和帝最小的儿子,不过百日就成为了皇帝,他能知道什么,所有的一切事物还不是由邓绥做主。而这位幼帝也命薄,不过一年便夭折了。】

【在刘隆逝去之后,邓绥迅速的拥立了汉章帝之孙、清河王之子刘祜为新的皇帝,彼时刘祜13岁,妥妥的又是一位幼帝,邓绥其意在何处,一目了然啊!】

邓绥垂目不语,刘肇若有所思,怪罪自己的皇后吗?

如今的她贤惠持家,并无过错,他也不能因将来之事怪罪于她,况且未来的她虽保持朝政,可也未作不利于王朝之事。

刘肇对于邓绥多少还是有点感情的,或者说也有些欣赏她日后的作风,然这并不妨碍他抵触邓绥擅政,对于未来,他还是要早作打算。

生死有命,他不能决定自己的寿命,但他可以早早的立下遗嘱,亦或许他可以考察一下养于民间的儿子,看看谁更适合做这个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