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 妙音0 4600 字 2个月前

《瑜伽菩萨戒本》,绍安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请放掌。

我们这次讲授菩萨戒的因缘,主要是绍安和尚尼的慈悲,希望学人能够来义德寺跟诸位共同学习《瑜伽菩萨戒》。学人个人也是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一个感恩的心情,希望把自己研究菩萨戒的一些浅薄心得,提供给大家作一个参考。

我们在讲菩萨戒的内涵之前,我想简单的说明我们研究菩萨戒的一个目的。基本上我们每一个众生学习佛法的因缘是有差别的:有些人是在顺境的因缘之下学佛,有些人是在逆境因缘的刺激之下而学习佛法。虽然因缘有差别,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的生命能够离苦得乐,我们希望我们的生命离开痛苦、得到安乐,这一点的心情是没有差别。但是我们从经典上的学习、或者从自己生命上的体验,我们发觉在三界里面的生命是苦多乐少。

《法华经》: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佛陀以大智慧的光明来检查,我们三界的果报就像一个起火燃烧的房子,虽然这个房子里面有种种安乐的资具,但是房子本身是一个起火燃烧的房子,它不断的逼迫我们、扰动着我们。

这个「火」指的是三种火。

第一个是烦恼之火:我们有情众生在三界的果报体,我们不能避免内心贪瞋痴的烦恼,这个烦恼的相貌是烦躁扰动的、使令我们不安稳的;虽然我们在受用快乐的资具,但是所谓的快乐一定要跟内心的寂静相应,而我们起烦恼的时候身心是扰动的,所以它障碍着我们的安乐,第一个是烦恼火的逼迫。

第二个是业力之火:我们过去生当中累积了很多的业力,特别是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业力的系缚使令我们不自在,我们往往要面临一些我们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或者不愿意去面对的人,这个就是有业力的系缚使令我们感到逼迫不自在。

第三个是果报火:我们每一个众生不管你福报多大,你的生命体一定要承受老病死的折磨,老、病痛、死亡它也是一个火,在逼迫、燃烧着我们。所以基本上我们在三界里面得到的一个果报,我们就不能避免烦恼火、业力火跟果报火这种逼迫、热恼的伤害。

所以在三界当中,基本上是「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所以我们冷静的观察三界的果报体,它不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这个时候我们每一个众生在面临这样一个果报体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的选择:

第一个、我们选择逃避,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问题,反正我就是苦中作乐,一天过一天就罢了,生生世世的流转下去,这是我们选择逃避的后果,我们永远没有解脱的日子。

第二个、一个有志气的人,我们选择面对,我们希望能够寻求一个解脱之道,解脱烦恼障、业障、报障的干扰,我们寻求一个真实究竟、一个寂静安乐的果报体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因为有这种离苦得乐的愿望,我们开始归依三宝,祈求三宝的加被,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总之我们归依了三宝。

归依三宝在佛法的修学有两个次第,在《菩萨璎珞经》上说:「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我们刚开始来到三宝,主要的是我们内心的一分信心,我们相信三宝能够救拔我们,它有足够的能力,能够使令我们离苦得乐,我们相信佛法僧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光明。这个时候我们因为信心的缘故,在三宝的境界当中,或者是在佛、或者是在法、或者是在僧的境界当中,我们修习礼拜、赞叹、供养,广修种种的善业;这个时候我们因为三宝的加被,我们感到一种安乐、感到一种法喜,也能够暂时的解脱烦恼、业力跟果报的障碍。

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归依三宝只是一个信心,我们会发觉我们这个信心是不决定的。有时候我们信心坚强、有时候我们信心羸弱,就是会退转,进进退退。

所以当我们建立了三宝的信心以后,我们更进一步就是要「住于佛家,以戒为本」,我们开始奉持佛陀的戒法,使令我们在三宝当中坚固的安住,使令我们的善根因为戒法的摄持而能够不退转。所以我们归依三宝,刚开始只是仰仗一分的信心,接下来我们应该要学习戒法、修持戒法,来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使令我们的内心跟三宝的功德慢慢的接近、慢慢的相应。我们研习菩萨戒法,就是透过持戒来断除罪业、增长善业,使令我们在三宝当中能够成就不退转,所谓的「住于佛家,以戒为本」,这就是我们学习菩萨戒的一个目的。

接下来请打开《讲义》:

《瑜伽菩萨戒本》讲表

这个《讲表》在讲之前,我们先看下面:

弥勒菩萨造

玄奘大师译

我们先把《菩萨戒本》的造论者跟翻译者作一个简单的说明。我们先讲「弥勒菩萨造」。「弥勒菩萨」是佛在世时的一个菩萨比丘,「弥勒」翻成中文叫慈氏,因为弥勒菩萨生生世世好乐修学慈心三昧,特别是修持「不食众生肉」特别的专注、特别的好乐,所以成就了慈氏菩萨、或者弥勒菩萨的名称。弥勒菩萨往生以后,生到忉利天为天人说法,准备在因缘成熟的时候下降我们南阎浮提来成就佛道。在佛灭度九百年的时候,印度有一个菩萨出现,叫无著菩萨。无著菩萨诸位大概不陌生,在唯识学可以说是第一代祖师。无著菩萨刚开始是在小乘有部部派出家,学习有部的教典、修习空观,成就了小乘的空观。在思惟小乘空义的时候,他发觉小乘的空义是一种「灭色取空」,就是「小乘的空要透过无常、无我的观察,把一切的有为法消灭了以后,才成立了这个空的真理,所以空跟有是对立的」,他觉得小乘的空义是不究竟的;世间上应该有更高的真理、更高的解脱境界存在,所以他用神通力到兜率天请示弥勒菩萨大乘的空义,弥勒菩萨为他开显「唯识无义」的真理,这个时候无著菩萨根据唯识的观法悟入了大乘的空义,他感到非常的殊胜圆满。

他告诉弥勒菩萨说:我无着年轻德薄不能使大家信服,希望你老人家能够下降娑婆世界为大家演说大乘的法义。弥勒菩萨以慈悲心下降到中印度的阿瑜阇国讲堂,来演说大乘的法义,这当中主要是演说《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所造。当初弥勒菩萨下降的时候,有福德、有福报的人是看到弥勒菩萨在讲堂当中放大光明;福报比较浅薄的人只看到光明,没有看到弥勒菩萨的身相;再低劣一点的人只听到声音,连光明都没有看到。

弥勒菩萨讲完《瑜伽师地论》以后,无著菩萨就把他所讲述的内容记载下来广泛的流通,就是我们现在所读到的《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瑜伽菩萨戒本》」就是从《瑜伽师地论》里面〈菩萨地〉的「戒品」所摘录出来的,所以我们讲「弥勒菩萨造」。

接着我们看「玄奘大师译」。前面的弥勒菩萨是印度人,这个译者是我们中国唐朝的一个三藏法师「玄奘大师」(600—664),把印度文翻成中文。翻译的因缘我们也解释一下,是什么因缘翻译《瑜伽菩萨戒本》?玄奘大师是唐朝的一个法师,他很年轻十几岁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主要研究两部经:一个是《大般涅槃经》、一个是《摄大乘论》,一个是性宗、一个是相宗。

这当中有一个观念他觉得非常矛盾,就是有关我们「打妄想的生灭心有一个真如佛性」的观念。

在《涅槃经》当中对佛性的描述,认为是当下成就的,所谓的现常(现在的现,常住的常),现在就是佛性,就是所谓的佛性是当下成就的,不必经过多生多劫的修行,即禅宗说的「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但是在《摄论》唯识的思想里面是当常,当来成就,就是你现在的妄想不是佛性,但是你愿意慢慢的修习戒定慧,这妄想的生灭心会慢慢的降伏,就现出真如平等佛性的境界出来,这个叫当常,当来成就。在大乘的思想有二个不同的说法,一个是当来成就、一个是现在成就,玄奘大师感到疑惑,这二个思想是互相冲突的,不知道哪一个是对、哪一个是错?

这个时候大师就决定要到印度去把这个道理弄清楚。他在贞观三年离开长安,到印度的那烂陀寺跟戒贤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学习了五年的时间,把戒贤论师的《瑜伽师地论》全部学会了;后来在印度参学了十二年,把印度大小乘各方面的教义广泛的学习,总共是去了十七年。

后来在贞观二十年左右回到中国的长安,唐太宗当时用很隆重的方式来迎接玄奘大师的归来。唐太宗当时虽然国务繁忙,但是他把这些事情放下,亲自接见玄奘大师,两个人相谈甚欢。唐太宗敬佩玄奘大师的德行跟才华,希望大师能够舍戒还俗帮助处理国事;但是玄奘大师说:我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教」,我从小就出家了,我的生命就是在修习佛法、修学佛法,所以在我剩余的生命当中,我希望能够「守戒缁门」,「缁门」就是出家众,我希望在僧团当中好好奉持如来的戒法,一方面阐扬佛陀的遗教,使令佛法的光明能够普遍的照耀到每一个众生的内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