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整整两日,李长寿一家仍旧没给李颂筠一个明确的答复,反而像是约定好了似的,每日都会雷打不动地跑到一品斋来,上演几出哭闹的戏码。他们那架势,就像是要将一品斋的门槛踏破,每一次都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然而,他们似乎也并不真的指望能从李颂筠这里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往往是一阵闹腾过后,便心满意足地扬长而去。
一品斋的生意一如既往地红火,无论何时都是宾客盈门。李长寿一家的这番闹腾,无疑为这家老店增添了几分额外的“热闹”。客人们纷纷侧目,有的摇头叹息,有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少人开始指责起李颂筠一家来,觉得他们未免太过冷血,大伯父一家落难至此,无家可归,而他们自己日子却过得滋润,却不肯伸出援手,实在是让人寒心。
李文秀听着这些议论,心里既愤怒又担忧,她紧皱着眉头,满脸焦急。相比之下,李颂筠却显得平静许多,这些风言风语,她早就预料到了。她深知,李长寿一家既然提出了那些条件,而她又不打算妥协,他们必然会想尽办法来施压。而利用舆论,无疑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他们想要让世人站在他们那一边,将她塑造成一个孤家寡人、不忠不孝的形象,这样一来,她自然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到时候,众目睽睽之下,她就是想不答应也不行了。
想到这些,李颂筠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些手段,虽然毒辣,却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不过,他们既然可以利用舆论,她又何尝不能呢?她自问对李长寿一家已经仁至义尽,如今这般,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筠儿,你还在笑呢!你倒是想想办法啊!总不能让他们在外面这样败坏你的名声。”李文秀见李颂筠一脸淡然,急得直跺脚,她伸手摇了摇李颂筠的胳膊,满脸焦急地说道。
李颂筠轻轻拍了拍李文秀的手,微笑着安慰道:“文秀姐姐,你就别担心了,不会有事的。”她的眼神坚定而从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不过,他们总是这样猖狂,的确是不太好。”李颂筠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我们还是过去一趟吧!我在县城里也住了两日了,的确是不能再耽搁了。家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处理呢。”说完,她便站起身来,准备前往杂货铺。
从京城回来之后,李颂筠确实在县城里逗留了两日。新的一年,一品斋的生意自然是要好好安排一番的。而且,既然回来了,郑家那边也是要去拜访的。这两日里,她已经将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差不多了,郑家也已经拜访过了。至于石沛岚那里,虽然没有亲自登门拜访,但她也特地送了信件和礼物过去,以表心意。
如今,总算是把该办的事情都办妥了。等把李长寿一家的事情解决了,她就能安心地回去了。接下来,她的精力肯定还是要放在那片荒地上,毕竟那是她未来的希望所在。这样一来,她到南白县城来的时间恐怕都会变得很少了。
见李颂筠要出门去杂货铺,李文秀连忙跑去喊村主任和卢峰。说起来,卢峰和李文秀还真是一对璧人。村主任和钱氏早就悄悄地问过李文秀的意思了,两人也确实看对了眼。对此,村主任夫妻二人自然是满心欢喜的,卢峰本来就是他们看好的女婿人选。
过年的时候,两家人作为亲戚自然是往来密切的。两家人坐在一起,趁着喜庆的氛围,也就把两个小儿女的亲事给定了下来。如今,两人也算是定了亲的人了,只等过上两年,挑个合适的日子,就可以成亲了。
这真是一桩喜事啊!两人无论是从外貌还是性格上来看,都是那么般配。两情相悦的感情自然是最美好的,只要他们好好经营这段感情,相信以后一定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吧!
虽然不能说每一对情侣都能幸福到底,但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总是让人充满期待的。
几人悠然迈出门槛,没有选择乘坐那颠簸的马车,而是决定徒步前往。距离并不算遥远,即便是以脚步丈量,也不过是须臾之间的光景。春日里,天空如洗过的蓝绸,阳光温柔地洒落,既不炽烈也不寒冷,恰到好处地温暖着每一寸土地,驱散了冬末残留的最后一丝寒意。这样的天气,正是出游踏青的最佳时节,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与生机。
江南之地,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诗与远方,这里的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之中。家家户户,不论是富丽堂皇还是简朴温馨,总爱在门楣窗前点缀几抹绿意,或是几枝娇艳的花朵,它们虽非名品贵种,却以最质朴的方式绽放着,将这片土地装点得姹紫嫣红,生机盎然。微风拂过,花香与草木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轻轻拂过行人的面颊,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抚触。
沿着青石板路,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那间杂货铺前。此时的铺面,大门紧闭,显得格外寂静,仿佛与世隔绝。原来,为了安全起见,卢峰等人已将店内所有物品悉数移入库房,并上了锁,即便是李长寿一家,也难以从中占到半分便宜。杂货铺的多数房间也都被锁上了,只留下几间供李长寿一家栖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没有开门迎客的意思,正门自然成了摆设。李长寿一家进出,皆是通过后门这个隐秘的通道。卢峰走上前,轻轻叩响了那扇略显斑驳的木门。不多时,门扉轻启,一位年轻男子出现在众人眼前。他约莫二十出头,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与李长寿相似的神韵,五官俊朗,气质温文尔雅,一看便知是个出类拔萃的青年。
李颂筠虽未曾谋面,但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这位应该就是李长寿的长子——李文瑞。李长寿一家如今已不复往日辉煌,身边自然没有了仆从侍奉,能在此刻见到的,除了李长寿一家老小,再无他人。
“可是大堂兄?”李颂筠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笑意,眼神中闪烁着亲切与好奇。她曾听李文秀提起过,李文瑞与他的父母不同,性情温和,为人正派。尽管未能阻止父母的贪婪行径,但他自己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与自省,没有随波逐流,更没有在李长寿夫妇的庇护下为非作歹。自搬来杂货铺后,李文瑞更是鲜少出门,大多时候都是沉浸在书海之中,享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充实。
听到李颂筠的呼唤,李文瑞的脸上掠过一抹羞涩,双手不自觉地揉搓着衣角,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是筠儿吧?真是好久不见了,你都长成大姑娘了。”他的声音温和而真挚,带着几分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感慨。
“是啊,时光匆匆,岁月如梭,我们都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了。”李颂筠边说边迈进了门槛,心中感慨万千。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容颜会随着时间而衰老,心灵也会在经历中不断成长与蜕变。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唯有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同这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永远绚烂而热烈。
“对于这段时日里发生的种种风波,我心中充满了歉意。爹娘他们,或许只是一时被迷雾遮蔽了心窍,筠儿,你莫要太过责怪他们。”堂兄李文瑞的言辞中带着几分恳切,却也难掩其中的无奈与尴尬。
李颂筠的目光清冷如水,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里不带一丝情感波动:“堂兄既然主动向我致歉,想来也是明白,这些事情绝非光彩之事,更非可以拿来四处炫耀的谈资。那么,你为何不早些劝阻大伯父他们呢?我并非要责怪谁,只是在我们之间,除了那点血脉相连的微薄情分,从情感上讲,彼此早已成了对方生命中的过客,无关痛痒。”
李颂筠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难以言喻的疏离感,让李文瑞不禁心头一沉。他深知,无论李长寿一家是否尚有良知未泯,但亲眼目睹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已足以让人心生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