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我只相信自己,从未将命运交给他人

李颂筠面带微笑地看着那些人焦急的模样。当她宣布决定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紧张地注视着她。

"田地还是按照之前的方式,先租给你们耕种。一切照常进行,就算有任何变化,也要等到以后再说,目前我还没有足够的精力来打理这个庄园。"李颂筠笑着说完了这段话。

当她再次转头望向那些佃户时,他们终于如释重负,不再像刚才那样忧虑重重。

"谢谢小姐。"林岩诚恳地表达了感谢。

"您别客气,互相帮助罢了。只要你们能够妥善管理好田地,我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这里我也没法常常过来,所以请林大哥帮忙照看了。李颂筠直视着林岩。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是以林岩为主导的,由他来照顾庄园,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果突然任命一位管事过来,这些原本在这儿做事的人很可能会不服气。所以我们不如先观察一段时间!只要他们没起什么歪心思,就继续维持现状,让他们留在庄园里。但如果将来他们真的闹出乱子,到那时再做调整也不迟。

毕竟现在庄园的主人是我,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

"小姐放心,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一定会尽职尽责地耕耘。"

"那就好,那就先这样吧!大家都回去吧!林大哥留步,我有点儿事儿要跟你说。"

于是其他人纷纷带着家人离去,这些人都是从各地逃难过来的,每家都有一大家子人,即使人口较少的家庭,也至少有四五口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其中大部分并不是劳动力,还有很多年幼的孩子,这些孩子当然无法提供什么帮助。

"小姐有何指教?"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林岩这才转向李颂筠问道。

"林大哥先坐下吧!"李颂筠示意彩云给林岩搬把椅子。

现在呢,我们所在的是庄子里头的一个小小院落。这儿呢,说起来倒是挺一般的,跟我之前住过的那庄子上的宅子可没法比哦。只不过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四合小院,规模不大,材料也是相当简洁,看起来真朴素啊。

话说回来,以前在庄上面子最大的那家人,他们自己家有房子住,通常情况下不在庄子过夜,来了也就是随便坐坐而已,不会长待。因此这个小院儿就比较简单。毕竟主人只是偶尔来坐坐,没必要把这里搞得那么豪华嘛。

于是乎,林岩就先坐下了,李颂筠也简单地交代了几句。现在这个庄子已经卖给了李颂筠,新的一季稻谷还没有收获呢,所以这一季的收成就不属于原来的那个主人了哟。

林岩也得问问这一季的粮食该咋分呀?是不是按照老规矩来分呢?以前佃农和主人分收成都是五五开,这种分法在全国各地都挺常见的,也算公平。但也有些主人不地道,会多收点租金啥的。

李颂筠琢磨了一下,觉得这种分法倒也行。可是呢,每一季的收成总是有限的,佃户和主人都不能分到太多。所以呢,这些佃农的生活其实也过得不怎么样,每年辛辛苦苦干活,能吃饱饭就算不错啦。

“这一季的粮食咱们就按照以前的老规矩来分吧!不过呢,从今往后,你们种什么作物的种子我都会派人送过来,你们可别自己做主哦。”普通的水稻和小麦产量实在是太低了,要是继续这么种下去,每年的收成真是少得可怜呐。

话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得考虑换个农作物来试试看啦。当然啦,还是得保留最基础的水稻种植,只是可能需要换成自家培育的更好的稻种哦。而自家的稻种产出量可达到普通稻种的三倍左右哦!

然而,稻种繁育这样的活儿,最好还是由自家负责比较稳妥。虽然说这种稻子属于常规品种,繁育起来没有太多难点,但每年也还是得认真挑选出优质的稻穗作为种子保存。如果没有这个筛选过程的话,那么在短短几年内,稻种的高产性能将会逐渐丧失,最终沦为普通的稻种。

“那小姐您打算让我们种植哪种作物呢?”林岩有些忐忑地望着李颂筠。通常来说,大家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无非就是小麦和水稻两种,此外还有小米、荞麦、高粱等多种选择。然而,经过多年的种植经验,大家普遍认为小麦和水稻口感佳,收获稳定。

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因此种植水稻无疑是最佳选择。

“林大爷您尽管放心吧,不管我让你们种植何种作物,你们的生活水平都会得到显着提升。我提供给你们的种子,其产量绝对会超过你们以往所种植的任何一种。”

“这……大家伙儿平时也就只懂得种植水稻和小麦呀!如果真的要更换作物,恐怕我们也未必能够胜任。”林岩仍然心存疑虑。许多人往往习惯于安逸的生活,或者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因此他们并不愿意轻易做出改变。毕竟,改变后的未知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如果不去尝试改变,那么生活只能维持原状,谁又敢保证改变后的结果会如何呢?如果变得更好,那自然是好事;但如果变得更糟呢?那可是大家都不愿去冒险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事儿您尽管放心!可能您还不太了解这个李姑娘究竟是何许人也吧?”石牙侩满脸笑容地对林岩说,“她手上的那些农作物种子可是个顶个儿的好东西,要是有机会得到,那可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呀!我敢保证,用这些种子种出来的农作物收成都可以达到平时我们所种植的那种农作物的数倍之多。”

自番薯开始向四周传播以来,李颂筠这位看似普通的女子在南白县的名气可谓是水涨船高。大家纷纷打听起李颂筠手中的新鲜玩意,了解到她手上的作物不仅产量惊人,品种也十分稀缺。

而且,李颂筠一家人还在城里开了一间专卖粉条的杂货铺,因此县城里的人们对于李颂筠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莫非,小姐您便是最开始种植番薯的那位吗?”林岩突然兴奋地望着李颂筠问道。

“哦,原来林大爷您在这儿也听说过番薯的事啦?”李颂筠颇感意外。她在来此的途中并未发现番薯的踪影,这意味着此地尚未有人尝试种植番薯。据她所知,番薯首次种植于桂花村,随后才逐渐向三石镇周边地区扩散。而他们目前所在之处与三石镇尚有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