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还没来得及告诉姨妈呢,要是跟姨妈说了,她肯定会舍不得我走的,所以我就打算先让奶奶答应下来,然后再跟姨妈说,那样姨妈就没法反对了。”
“你啊!头脑里的弯道拐得跟绕口令似的。然而,凡事征求我外祖母的心意也是理所当然嘛!倘若外祖母表示并不赞同,那咱们也就无需跟你姨娘多费唇舌了。”李颂筠一边起身往门口走,一边对徐菲菲说道,她可不能耽误了做午饭这件大事。当徐菲菲瞧见她离开后,便紧随其后走进了小厨房。
遇到这种事,再紧急也是白搭,还不如稳住心态,一步一个脚印来解决。
正月二十一这个重要的日子如期而至,徐家二夫人和徐婉玉即将启程离去。
清晨时分,徐家二夫人体贴地带着徐子嘉和徐婉玉前来向徐老夫人问安。今日家里人都起得特别早,当二房的三位贵客抵达时,徐家大房的亲眷们早已齐聚在外祖母的松鹤堂等待着她们的到来。李颂筠也早早地忙活开了,为了送别徐婉玉,特意为她精心挑选了一份礼物以表对这份友情的怀念与祝福。
毕竟是一块儿玩了这么长时间的朋友,她和徐婉玉之间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的。
“你们到了新地方以后,务必多多关心阳儿的起居。”徐老夫人满怀不舍地拍了拍二夫人的手背。欢聚一堂的新年时光固然美好,但随着年关的结束,大家都将各自踏上新的旅途,心中难免有些许惆怅和凄凉。热闹的氛围固然令人欣喜,但热闹之后的离别,那份孤独和寂寞却让人难以适应。
“母亲尽管放心,照顾好老爷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我会尽全力做到最好。”二夫人眼中也闪烁着依依惜别的泪光。“母亲也要保重身体,若有空闲,我定会带孩子们回来探望您。至于孝敬母亲的责任,就暂且交由大哥大嫂代劳吧。”二夫人说完,目光缓缓转向了徐一凡和王氏夫妇俩。
“弟妹不必过于牵挂,孝顺母亲本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王氏笑容温柔地回应道。
大人之间正在一处热聊,孩子们也纷纷聚到了一起。
临行之际,徐婉玉即将离去,李颂筠以及徐家的几位姊妹们都为徐婉玉精心挑选了礼物,这时也都亮出了手中的宝物。李颂筠送给徐婉玉的是两方精致的丝帕与几样精美的首饰。这丝帕是她亲自绣制而成,首饰则是拜托徐子晔帮忙购买。尽管并非价值连城之物,却也足以彰显心意。
徐家的几位姊妹们也各自献上了各式各样的礼品,徐婉玉看着这些礼物,心中欢喜不已。尽管徐婉玉每年都会回家探望一次,然而此次离别之际,送上礼物亦是理所当然之事。毕竟,每当徐婉玉归来之时,总会带来徐二老爷任职地方的特色礼品赠予家中诸位姐妹。
“多谢各位。”徐婉玉面露微笑地致以感谢。
“何必言谢呢!这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李颂筠轻轻拍打着徐婉玉的肩膀。
“表姐,我听闻您也将离开此地,那么明年的此时,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再次相见呢?”徐婉玉满脸不舍地握住李颂筠的双手。她实在未曾料想,表姐竟也决定离开徐家。母亲不是曾经说过,表姐已经无依无靠,唯有依赖徐家才能生存下去吗?
然而,令她惊讶的是,表姐并不愿寄人篱下,而是满怀期待地想要离开这里!
在这个问题上,实话说来,这姑娘实在是对表姐充满了钦佩之情。尽管她们俩的年龄相差无几,但这表姐简直就是个巾帼英雄般的人物,居然有着如此果敢而坚定的勇气。若换作是她,独自远行,那恐怕没法好好地生存下去吧。人们总是难以忍受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面对那些能做到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的人,总免不了有点羡慕嫉妒恨。
"至于明年的事儿嘛,谁说得准呢。咱就是个打算,离家出走这事确实是真的,估摸着月底就能顺利搞定了。”大家伙得知消息后,又唠嗑了一阵子,接着,徐家人簇拥着二房子孙们走出大门。到了大门口,马车早已准备妥当,车夫、丫鬟及随从们都跟着队伍,车上还堆满了各种行李货物,看来的确不是一般的阵仗,规模可不小哩!然而,马车内的空间其实并没那么宽敞,一辆马车也载不下多少东西。
“那么母亲大人,我们就此告辞了。长女婉玉我便带走了。至于侄女嘉儿,便拜托母亲多多关照啦。”徐二夫人看向长女徐子嘉,满目都是依依不舍之情。这孩子自从出生以来就在自己身边长大,如今突然面临分离,心里自然是千万个不爽快。
然而,离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孩子的未来,即使再怎么舍不得,也只能忍痛割爱。只盼下次重逢时,时间不会过得太漫长。
小主,
“你就安心去吧!嘉儿留在京城,我们自会尽心尽力照顾好他的。”徐老夫人轻轻拍打着二夫人的手安慰道。
“好了,那我就真走了。”
终于见不到那些车子的影子儿,徐家人这才纷纷走进院子里。徐二夫人与徐婉玉走了之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特别是徐老夫人和徐子嘉,这一刻简直是悲伤逆流成河,愁肠百转。
大伙儿回到家里后各自忙碌开来,徐子嘉和徐子华也准备前往学堂了。自古以来,继承家族产业的总是大哥徐子晔,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尽管徐子华和徐子嘉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他,可终究只是协助罢了。
由于徐子晔是正经八百的继承人,因此徐子嘉和徐子华只得另谋出路。而徐家大老爷偏偏是那种喜欢读书人的主,徐子晔固然要肩负起家族重任,但念书太出色反而很难成为官员——因此,徐家大老爷就一心一意寄望于徐子华。
为了徐子华为成为知识分子铺好道路,徐家大老爷不惜花费巨大代价找到京城最豪华的学堂,将他送入其中求学。徐家这种世家大族自然也设有族学,然而那里主要是进行启蒙教育,教师的水准并不算高。徐家祖祖辈辈都是商人,族人们大多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认识几个字就足够了,因此也无需聘请高水平的教师。
此外,即使能够聘请到族内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质量也无法与知名学堂中的教师相提并论。